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开春暖(31)+番外

李小暖叫了当值的两个小丫头过来,古萧嘱咐她们去梧桐院找竹枝把那套大荒志异拿过来。

小丫头曲膝答应着出去了,李小暖掂着脚尖,轻轻转了半圈,拉着古萧说道:“古萧,咱们回去再背两遍,今天早些把夫子的窗课做完了!”

古萧答应着,跟着李小暖回到西厢背书去了。

李小暖捧着书提点着,古萧又背了两遍,过了一会儿,再背了一遍,已经很是娴熟,古萧弯着眼睛笑得合不拢嘴,“暖暖你说得对,这样法子背书,真是快了很多,往常,我睡觉前还得背两遍呢,今天背得最快!”

李小暖笑意盈盈的把书塞到古萧手里,“你今天背得专心!背书就是要打足精神,一心一意才能背得又快又好!”

第二十一章:学针线吧

不大会儿,两个小丫头子就取了书回来,李小暖喜笑颜开的接过包袱,取出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几本书,放到了桌子上,都是大开张手抄本,淡黄色的金栗纸,极工整漂亮的蝇头小楷,摸着看着都极舒服。

李小暖满足的用手轻柔的抚摸着书本,古萧失神的看着仿佛发着光的李小暖。

古萧和李小暖挤在书桌前,对着本大荒志异,一边翻看着,一边叽叽咕咕的说着话,菊影过来催了几趟,古萧就是不肯回去,菊影只好差了个小丫头回去取了古萧的衣服,侍候着他在松风院重新洗漱梳理过,换了衣服,和李小暖一起往瑞萱堂去吃晚饭了。

从瑞萱堂回来,李小暖捧着书就窝在了东厢榻上,在灯烛下聚精会神的看起书来,春俏、秋叶备好了热水,冬末上前硬拉起李小暖,侍候着她沐浴洗漱了出来,李小暖坐到c黄上,又捧起了大荒志异。

冬末用棉帕子一边给她绞着头发,一边歪着头看着她手里的书,笑着说道:“姑娘要是个男儿,就冲这份用功劲儿,也得中个状元出来!”

李小暖只顾专心看着书,也没听见冬末说了什么,只应付的点着头,冬末轻轻摇着头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小暖的生活极其规律起来:每天早上和古萧一起跟着夫子念书习字,下午习字、看书,这中间,去古云姗和古云欢的院子里玩了一两回,也去了趟古萧的院子,晚上吃了饭,就陪着李老夫人说笑一阵子,回来就埋头于那几本书里。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六日,古萧和李小暖下了早学回来,见了李老夫人,李老夫人笑着搂着古萧,命人端了极小的一碗一根面过来,看着古萧吃了,笑着说道:“好了,这就算是贺过这个生辰了,小孩子家,可扛不住大庆贺去!”

古萧吃了面,从袖管里取了只极小巧的棉布素荷包出来,递给了李老夫人,笑着说道:“老祖宗你看看,这是暖暖给我的生辰礼。”

李老夫人接过荷包,翻看了片刻,又仔细看了看针角,转头看着李小暖笑着说道:“这荷包做得极好,看这针角,极是细密工整,可不象是你这个年纪能做出来的!”

李小暖脸上泛起层红晕来,不好意思的说道:“老祖宗真是……我还没开始学针线,这是托魏嬷嬷做的。”

李老夫人笑了起来,拿起荷包又仔细的看了看,转身把荷包递给了周夫人,笑着说道:“你看看这荷包,看看这针角。”

周夫人接过荷包,里外翻转着仔细看了看,把荷包递给古萧,转头看着李老夫人笑着说道:“这荷包里外针角都一样,若不细看倒还罢了,仔细看了才发觉这中间的不凡。”

李老夫人笑着点着头,“我倒是差点忘记了,小暖的母亲姓连,是秀州连家的姑娘,唉,这些年,连家也败落得不成个样子了,这连家当初就是开绣坊起家的,连家姑娘都是从会走路就开始掂针动线,个个都有一手好针线,这魏嬷嬷想是连家的家生子儿,这针线活也是一等一的。”

周夫人微微扬了眉梢,笑着说道:“母亲说的连家,是那个号称遍地锦绣的连家?”

“可不是!”

李老夫人感慨起来,“当年连家别说在秀州,就是在两浙路,也是数一数二的人家,那时候,宫里头用的绣品,都是指定着非连家绣坊出来的不要,那是何等兴旺!也不过两三代功夫,就败落得这样了,唉!”

李老夫人看着古萧手里的荷包感叹着,古云姗站起来,从古萧手拿过荷包,笑着说道:“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