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爷干了这杯友谊的酒(37)

作者: Uni北极熊 阅读记录

“你可知王爷所带的军队是什么人?可是王爷平日里手下的心腹?”孙思朦又问。

“回主子的话,奴才不知。可虽说是王爷出征,但毕竟不是皇上御驾亲征,京城里最精锐的部队还是要留给皇上掉配的。”

汤圆儿说的没错,王爷带的多半也只是普通的京中骠骑营的人,毕竟他一个王爷手下不可能养着一大批自己的部队,怕会有“谋反”的嫌疑,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但在她看来王爷这个人也并不傻,虽然会武功,但也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人。几个衷心又武功高强的随从还是会带的。

只是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四川地处盆地,又有很多山,地形本就很复杂。一个常年居住在京城的人,不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这乱实在不好平。弄不好了,若是伤及了过多的平民百姓,怕是口碑也有损,要落个□□的名声。王爷怎么就接了这么个差事?

“你可知皇上为何要派王爷去平乱?”

“奴才不知,只听说最近皇上一直在想着平乱的事,但也没找出什么合适的人。好像派王爷去也是中秋前突然决定的。”

“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继续打听着,越细越好!”

“是。奴才告退。”

晚上孙思朦躺在床上,却是辗转反侧。这件事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不对劲儿的点就是为什么皇上会派王爷去平这个乱。

一般来说,要派直系的皇子或者亲王上战场不外呼两个原因。第一,必是硬仗,想要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让前方的战士觉得连皇子都和他们在一起,一定是必赢之战。第二,便是想给某个皇子或者宗亲加官晋爵,总得把履历做得好看些,好堵住众人之口。这就跟想要升职的人在述职的时候要一一列举自己的业绩是一个道理。

但问题是,王爷并不符合这两点条件。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平乱,其实只要朝廷下了决心,以多敌少,根本不是难事,完全没必要派王爷这样的人去鼓舞士气。而借鉴第二点就更加说不过去,王爷十四岁便封了亲王,到现在还是最年轻的亲王。而且算是文武双全,又在朝廷中身兼要职,如果还要给他增加政绩,除非皇上是个傻子。

所以,这便说明了,皇上亲点王爷去平乱,怕是没安什么好心。这趟差明显不好办,如果王爷办的不好,回来自然要被责骂。这也罢了,如果在办差的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可能才中了皇上的下怀。

到时候,他只要做出些悲痛的样子,给王爷拟一个好听的谥号,再格外封赏王爷的这些家中的女眷就行了,还会得到上下人的感念。可是人都没了,封了什么又有什么用?

在这样的一通分析之后,孙思朦觉得背后出了一身冷汗,睡意全无。看来她对这个王爷,这个王府知之甚少,而他和皇上的关系就更加微妙。这些事恐怕还是好好了解一下才行。

第二天,她便让雁儿再去传话给汤圆儿,让他注意着府里的动向,选个合适的日子,她得出府一趟才行。一来这几家店还是要盯着些才好,而且也要偶尔的巡视一下,才能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来,她想亲自出去打探一下情况,也想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民生民情,才能知道当今皇帝的政绩到底如何。

其实一个皇帝当得好不好,一个现代人也只是从史书上来评判。可如今她穿越来到了这里,倒是可以有了另一个角度:看看这里的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这才是真正检测这个皇帝是否成功,这个朝代是否兴盛的标准。

记得从前看历史剧的时候,清装剧中的皇帝往往都很贤德,又有大格局。他们往往都很重视自己的“身后名”,想在自己死后能在历史的书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后世人的爱戴和敬仰。

所以,不管是重情专一的顺治帝,千古一帝的康熙帝,励精图治的雍正帝,还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政绩辉煌的乾隆皇帝,从他们个人上来说,都是精通满汉双语,读遍史书,崇尚汉学,文武双全的人才。

这些皇帝的电视剧她哪个都没少看,正史野史都能说出几个故事。而她对现如今的道光皇帝,她一无所知,就更别提他的几个兄弟了。不过在轻装电视剧中,皇子夺嫡的故事倒是屡见不鲜,这也许是大清的传统,也许是大清皇帝的儿子都太优秀。这么想来,王爷被皇上忌讳也很说得过去。

中秋的日子,天气骤然就冷得很快。其实京城里也算是真正的北方,春秋其实都很短,感觉没几天的功夫树叶就掉光了,又没几天的功夫,初雪就降临了。

上一篇: 下一篇:心里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