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度春光(82)+番外

作者: 讨酒的叫花子 阅读记录

江绪兀自做自己的,不再解释,过一会儿又跟邵云峰讲了一遍这个。邵云峰爽快,没想那么多,还笑着说辛苦叶昔言了。

下午开工本就较晚了,一晃眼就是太阳落山,六七点的河风大,不停地吹,不多时就将余晖吹洒在各处。

空地上的小摊贩愈发多了,这时才是出摊的高峰期,比一两点那会儿要热闹,熙熙攘攘的人堆拥挤,游客和本地居民成群成团地聚集。

杨家庄这个小小的村落竟然有夜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全是村里的人过来摆摊。不仅是空地上,快天黑时分,上游河中的沙坝里还有村民开船过去卖东西。

夏季是旅游旺季,来杨家庄游玩的人很多,远不止比车队昨天见到的那些。

时间差不多了,丁西舟领着众人渡河上沙坝,去寺庙里看一看。

所谓的小寺庙就是两间宽敞的茅草屋,一间房摆放佛祖和菩萨等的画像,一间房供修行师父吃住打坐,茅草屋外有一处可以上香的地方,一块被圈出来的沙地,也就是简陋版的祭坛。

丁西舟说,其实这里原本是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庙的,有屋子,有石头佛像,跟普通的寺庙一般无二,只是后来被大水冲垮了,一样东西都没剩下,庙里的师父重建就只能搭两间茅草棚先凑合。而杨家庄刚发展旅游业时,村里曾计划过要重修寺庙,但再三商议还是没能进行,怕再涨大水扛不住又垮了,白白浪费钱。

何英正不解,好奇问:“以前不是好好的么,也没垮吧。”

丁西舟回道:“那时候水浅,沙坝堆得高,涨水也冲不上去。”

她又细细解释,说到杨家庄的发展史。多年前,还没引进旅游投资的时期,杨家庄一度靠出租地卖沙坝为营生,山头和土地承包给沿海的老板们搞种植养殖,沙坝就一块块卖给建筑公司抽河沙什么的。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几千几万地进账,生活条件更好了,然而过度的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种植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污染,沙坝的减少致使流河变宽变深,河岸侵蚀逐渐严重,坍的坍,塌的塌,水土流失亦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这片沙坝是仅剩的几块了,很长,能直通上游,近些年还是一直在下沉。我还小的时候,它挺高的,开船都必须绕开,稍微大一点的船都不能靠太近这儿,不然容易搁浅。”丁西舟感慨,讲完,自觉好像废话太多,没再多提。

叶昔言听都没听这些,自顾自找小摊贩买了两束香,送一束给江绪,小声说:“拜拜菩萨。”

出于尊重,江绪还在听丁西舟讲话,闻言,不搭理她。

不过丁西舟也没什么好讲的了,已经在结尾。

“这里明年就会拆了,寺庙会搬到山上去,要专门搬迁重修。好了,剩下的时间大家随便转转吧,毕竟下次再来可就没了,去那边领斋饭也行,找个地方坐坐,斋饭不要钱的,都可以吃。”

叶昔言趁机将那束香塞到江绪手里,不管其他人要干嘛。

江绪瞄她一眼,“你自己去。”

她当自个儿耳聋了,说:“先排队。”

言讫,转身就去占位置。

江绪还是跟着了,不过只是上了一炷香,没求愿或是怎么样。

上完香,转悠一圈,趁人少了再领斋饭吃。

傍晚时候的沙坝凉风习习,温度降得快,比岸上要凉快许多。

等人少一些,没那么挤了,后续的拍摄工作才继续。

仍然是江绪负责拍,贺姐她们出镜。

丁西舟早就跟修行师父联系过了,车队可以进屋拍摄,拍人或屋子都行,但前提是不得喧闹,只能进去部分人。

叶昔言进不去,施柔和刘思敏也是,无关人员就守在外边吹风。叶昔言不介意这样,趁清闲还有心情玩手机,等江绪一进去就另找了个人少的地儿待着,不同施柔她们交流。

图清净,而且跟那些人也不熟,没什么可聊的。

她耐得住性子,从江绪一进去就埋头看手机,全然不管周边的情况,有谁往这儿来了或周围太吵,她就边打游戏边挪向别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这人都快挪到水边了。

一把游戏结束时,身后有人提醒:“小心点,再朝前就栽河里了。”

叶昔言回头看,终于从手机屏幕里抬起眼。

施柔不知何时过来的,两步走到她面前,又说:“刚刚叫你你都没应,玩得太入神了。”

叶昔言收起手机,“没听见,抱歉。”

“没有没有,”施柔说,“还是我打扰你了。”

叶昔言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没假客气,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她都不接话,不会交际一般,面对别人的友好都不回应,有点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