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47)

作者: 陆女公子 阅读记录

“树和,你的这种勇于求证的精神值得表扬,但是还有你不知道的,如果套种,就会增加大家的工作量,社员们未必乐意。”

听到这,王树和的有点火大,“赵叔,他们为了自己家的那几分自留地可以不分昼夜的干活,怎么到了队里,就不愿意了?”

“那能一样吗,自留地是自己的,队里的是大家的。”

“那干脆就把任务分了,责任具体到每家每户!”王树和脱口而出。

赵连海表情很严肃,“你说的是什么话,小心被有心人听了去!”

王树和自己也吓了一身冷汗,重新解释,“那赵叔,我们就换个思路,具体到每家每户不行,那就5家或者10家,把整个队,分割成若干个小团体,以小麦为例,比如现在队里每亩小麦的产量是200斤,队里把任务分下去,那就每亩地收200斤或者是250斤,如果有多的,是他们自己的,队里不要。这样以来,就调动了社员们的积极性,粮食的产量也和之前一样,社员们也能额外分到粮食,这样以来,咱们村的光景就会越来越好,到时候,这还是您的功劳。”

赵连海想了想,这样把任务分下去,社员们肯定会拼了命的干,产的粮食还是交到队里统一分配,自己的权利还在,姑且试一试,“好,那就试试。”

所以,在1972年的秋天,赵村发生了最大的事件,具有划时代意义。

村里决定按全村的劳力总人口来均摊耕地面积,然后若干个劳力一组,最多不能超过10个,可以自由组合,组里自己选组长,但是必须要完成队里规定的任务量,如果完不成,缺多少队里统一分粮食的时候就扣多少,完成任务以外的组里自己分。

简直是平地一声雷,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这个决定的效果很明显,秋种的时候每个小组都采取了王树和的套种模式,到了73年秋天的时候,馒头在家庭饮食中出现的频率变高了。

这段时间,王树和折腾了很多事,他引导村民搞副业,比如让大家养长毛兔来卖兔毛,试着改良农村织布染色技术,染成的布料拿到城市去卖,教大家种植烟叶,烤好之后卖给烟草公司.....

他每一次号召,大家也都跟着折腾,渐渐的,赵村在方圆十里都有了名气,他这个知青更是出了名,连镇长都夸奖他年少可为。

古长青这样问过王树和:“这些事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为什么要费时又费力的号召大家一起,结果呢,别人都赚到了钱,而你呢,忙着帮他们解决问题,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样值不值得。”

王树和一愣,“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每次有个新想法冒出来时,我就渴望想实现它,但是要实现它,光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看着这样贫穷的一个村子,这样一群贫穷的人,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怎样才能让它富起来。就像我爸,他的责任是怎么让一个城市富起来一样。”

古长青沉默了,上辈子,她只想着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这辈子,她想着怎么才能上学,拓宽自己的见识,目的也是过上好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身边的人,王树和的话让她为之一震,她找不出词汇还形容她此时的心情。

王树和猛然间想起来,才发现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了,不过他有很多事情要做,转眼就拋之脑后了。

王树和那么多的折腾,为他换来了一个名额,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

那天县里来了领导开着车亲自来给王树和送录取通知书。

村里来了一辆车,全村人都去看,小孩子们围在旁边,想用手去摸,都被大人拦住了,万一摸坏了,就麻烦大了。

……

当王树和把通知书拿回去的时候,古长青拿过来,用手把上面的每个字都抚摸了一遍,特别是郑城大学这四个大字,摸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王树和为大家做了那么多事才换来的,这是他应得的,她为他感到高兴!

“树和哥,恭喜你!终于可以去读大学了!”

王树和摸了摸她的辫子,她看起来比自己这个当事人都要高兴,“长青也要加油!”

古长青:“我会的,我也要上这个学校!”她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舍不得王树和啊!

王树和替她擦了眼泪,“好,咱们就这样约定了,我的小学妹!”

王树和被推荐上大学的消息轰动了整个乡镇,在知青群里更是掀起一股巨浪,之前没有人离开,大家都一样,都没有什么想法,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人可以上大学离开这了,每个人都睡不着了,提起王树和,真是又羡慕又嫉妒。

上一篇:我就不火葬场 下一篇:悠闲田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