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平似水,婉如歌(33)

作者: 然亦非 阅读记录

“你别答应的好,两天又骑青牛!”

“公主之命,谁敢不遵?”两人迈开步,上官忽然又笑了,扭头问去:“你说我们总这样偷跑出来,他们会不会说我们戚戚然?”

“管他们呢,我难养的名声也不是一两天了!”

“啊,对了,那个侯长史,侯祥,你真不要见见?”

“谁要!送你宫里作宦使还差不多!”

“哈,那就‘身无长物’了……”

“咦——好嘛,差点让你晃过去,你那天怎没等我?”

“呀,你想起来了!我还以为混过去了呢……”

巍巍远山清幽,汤汤流水欢快,汝想象犹吾心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内舍人榻前念着梵文咒语,一面抬眼瞧皇帝,见她似已睡,便放了卷轻声问:“继续《大般若经吗?”

老人依旧平静呼吸。

“还是再诵遍《金刚经》?”她压低了声音再次问道。

依旧闭目,久久,那边吐出:“显庆五年(660年)……”

上官大脑飞速运作,只是碍于早于她出生的年份,也只能想到那年玄奘法师开始翻译《大般若经》;还有那时天帝该已病重,部分政事开始由皇后处理。

“《孝经》三才章继续吧。”榻上老人道。

内舍人立即背诵: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第八部 分开了个头,忽听皇帝一声长吁,忙停了下来。

停顿片刻,对方换了要求:“《诗》中《风》随选一篇,念吧……”

一说《国风》,上官便有一百六十个选项,略作沉吟,她择出一篇诵出: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你也如隆道公看《郑风》吗?”皇帝听毕问来。

孔子责“郑声淫”,欲“放郑声”,上官婉儿没有这样的想法,便回:“没有。郑诗多为情诗,用词大胆直接。这样挺好,真诚坦率,直抒胸臆。”

“好,《子衿》念来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老人听她背完这首古老的情诗,嘴角浮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上官也能从老人肌理微弱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她短暂的轻愉。

屋内静下一阵,上官起了身,禀道:“圣人,今日宴上珠英学士赋诗许多,其中不少佳作,我想……我想修书期间常有这样聚会,文士相互启发,作品该十分可观,不如干脆整理成集子……学士们感激圣意,也成就我大周文坛一段佳话。”

“你想揽这个事儿?”

“是。”

老人睁开了眼,看她笑道:“何必为这点小事儿费神……百官奏章、朝廷政务,又有禁庭的那些杂事……还不够你累的?”

“您也知道,我爱诗……”那人说着低了头。

“嗯——”老人拖长尾音,几分责怪,又带着几分无奈,调整过睡姿道:“纂书、纂书……难就难在选出合适纂修人!你也知,我要的是什么,我要的可是一部千卷大作!但朝里总有人怕我又集一批‘北门学士’……唉,够头痛了,还有添乱的!竟有蠢货举荐自己体白的儿子,还有当众夸他自己那腿间二两肉的!哎呦!右补阙朱敬则报上来,让我能怎么着?我也只能说‘谢谢你啦,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赏他百段彩绸赶快把事了了。可是没那么容易啊,总还会有人再提,他们呀巴不得立即把奉宸府遣散了,好让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女皇苦笑,内舍人将头埋更低。

“唉,算了,算了,扯远了。你爱诗,就借此多交流交流,只是诗集还是找他人做吧。毕竟我还有要事要你忙呢……”上面牵过手来。

内舍人不多言,向皇帝谢恩,又为其仔细理了被枕……

寝殿外,一圈橘橘的光晕罩着张望的持灯人。

“舍人您出来啊!今天比平时稍晚了点……”莹儿欢笑奔走来,上官见她笑,也笑;她见上官笑,自己不觉笑得更加开心。

上一篇:都市社畜的爱情 下一篇:青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