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归来(467)

作者: 甜蜜桂花糖 阅读记录

合真已在那里等她了。

李月河知晓皇帝不肯接受。对方欲岔开话题,她刚好还有话想问,便暂不纠缠。

只道:“我还有一事不明,请圣上答我。”

江承光正煎熬间,见她肯稍让,便如捉住了救命绳索,忙道:“你说!朕必然知无不言。”

李月河便问:“我弟弟不疑,当真是失踪吗?”

李不疑“战场逃跑、连累同袍,失踪至今”,虽则人人都说找不回来了,但她总还还有一丝侥幸。月河紧紧盯着皇帝的脸,不肯放过任何动静。

江承光怎愿使她伤心,然而尘埃落定,他终不能欺瞒,只得如实答道:“你弟弟已殒身了。”

她的细小的泪水,刺了一下他的眼睛。

“究竟怎么回事?”李月河压住眼中翻滚的痛楚,又睁开,“我要真相。”

“朕同你说实话。”江承光深吸一口气,“李不疑是遭了同僚的暗箭,背后中了数箭。他算是机敏,明白有人想害他,便撑着要跑,只是没能跑掉。失血过多而死。”

“在当时,的确报的是失踪,但朕的人第二日便找到了他的尸首。”

他承认道:“李不疑死状极惨,死因蹊跷、真凶不明。若坐实他已死的消息,恐怕你父亲即刻难忍,故而朕让人瞒了下来。到现在,不能再骗你。”

合情合理,却也极残忍。一位为国拼杀的少年,被暗箭中伤而死,却要被瞒着死讯,藏着尸首。对着他的骨肉亲人们隐瞒死讯。

李月河直指中心:“那如今真凶找到了么?”

又追问:“与在京中散播不疑畏罪潜逃谣言的,是同一主使么?”

江承光沉默了片刻,道:“已有线索,但事涉重臣,还需些时日追查彻底。”

“若朕所料不差,此人极有可能已遭你父亲手刃,也算是报了仇。待到一切查清楚,朕会让人给你一个交代。”

“父亲虽然行差踏错,不疑年少从未多想,最终也是为国出力而死。”

李月河低声道:“如今李家的名声也不需抹黑了。请圣上发一道旨意,为不疑平反。他从未畏敌潜逃、连累战友,而是死于沙场。再请圣上派人,将他入殓安葬。”

江承光于李伯欣有复杂的恨意,但李不疑这样幼稚而冲动的年轻人,从不在他的心上。况且又是李月河难得的要求,皇帝怎能不应。

他哑声道:“好,朕答应你。即刻便拟旨,为你弟弟平反。”

李月河默然颔首,又道:“李氏族人,不能容情。但大案牵连必广,又有谋逆的名头在。恐有狠毒官吏,借机罗织罪名,将略与李氏往来过的人,投入监牢,夺其家产。”

“朕明白你的意思,必然约束官吏,绝不牵连更多无辜。”

他犹豫片刻:“李氏族人,出了五服本分营生的,可酌情减罪,举家流放,或迁至边塞居住。”心中更有一个念头,只暂隐忍不提。

“圣上仁慈,是万民之福。月河代李氏族人谢过。”

李月河屈膝欲谢,被江承光握住手腕不许。

她终归还是说了些情,但更是警戒提醒。一个庞大家族的骤然倒下,会分出多少的利益争夺,又会生出怎样的恶行变乱。不仅在各州县,更在朝野。

连所求,都从不肯为难。但越是如此,江承光的心便越是沉下去。

“还有么?”他不愿意结束,“还有什么事情,尽可以说来。”

月河张口道:“我母亲……”

“李夫人早年于朕有恩,如今更深明大义,窃盗虎符以消兵戈。”江承光一锤定音,“成国公府要收回,朕会另挑一京中的宅子给她住,派人照看,绝不使李夫人受辱。”

但心情郁结,终究难消。他又主动开口:“你弟弟不疑,朕记得还有妻女在世。”

李月河乍听此言,几难相信,忙道:“是,不疑之妻出身王氏。女儿也极小,单名一个寄字。我不久前见过她……还给了她一个镯子。”

“既然你怜爱她,那这孩子该比别人有福些。”

江承光言:“朕可以下特旨,赦免两人。将她们留在李夫人身边陪伴。”

这实在是极大的开恩了。

时人虽看轻女流,但王氏是罪首的儿媳,李寄是罪首唯一的孙女。与李夫人不同,她是自身有功被赦,旁人最多争论几句“亲亲相隐”,但受到赦免,理所应当。

江承光能够宽宥王氏与李寄,李月河心知肚明,是为了自己。

饶是对眼前之人颇多失望心灰,但此事终是领了情。

她致谢道:“圣上恩德,李月河铭记于心。”

今日她始终以“我”或“月河”自称,再也没有提过一句“臣妾”。江承光嗫嚅道:“你是……当真不愿……”留在朕的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