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远古伊甸(86)+番外

龟壳太大了,几乎有一张圆桌面大。用来烧水或者当浴盆很好,但是想烧煮两人的吃食和汤水就过大不好用了,而且很厚,加热不易。

她越来越觉得容器不够的不便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让自己和骊芒总是吃在火上烘烤出来的食物,除了口味问题,对身体的健康也有碍。

她需要锅烧煮食物,需要碗盘,需要储水的罐子。

这些之前在聚居地都有看到过。应该是他们自己烧制的陶器。

木青只晓得陶器可以用泥土烧成,但除此之外,全无经验,只希望骊芒知道烧法。

前几天她试着和骊芒提了下。他当时没说什么,但接连几个晚上都在靠崖壁的一个地面凹陷处用泥土堆筑倒弄着,最后出来了个看起来像窑炉形状的东西,她才明白他弄了个炉子,要在炉里烧陶器。

她有些汗颜。她起初以为只要把陶胚放在露天柴火堆上烧就行了。

看见炉子,她才想到露天柴火堆燃烧的温度肯定没有炉子里高,烧出的东西应该也没炉子里出来的牢固。

当然,她不会把自己的后知后觉让骊芒知道,免得他笑话。

作者有话要说:儿童节快乐……

四十章

木青很快就发现窑炉看起来有些问题。她从前虽然没接触过烧陶,窑炉什么样,还是知道的。但骊芒打的这个,不是她习以为常的竖向,而是平卧式的。左侧挖了个长方形的深坑,估计是添加柴火的火塘,右侧是圆形的窑室,两边中间用道泥墙隔开,留了三条火道,顶上用泥密封起来,留了几个通烟孔。

莫非现在的人还没有竖向火窑的概念,这种横向的窑炉才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烧窑方式?但无论是从柴火的的充分燃烧还是陶器的均匀受热来说,竖向的窑炉明显要比这种横向窑炉好很多。所以木青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给了骊芒。看到他惊讶的表情,木青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这个时候还没有竖向窑炉。

骊芒是个实干家。一旦弄明白了木青的意思,立刻就在靠崖壁的地方着手弄起了火塘在下,窑室在上的竖向窑。费了几个晚上的功夫,一个新的贴着崖壁就势而起的斜坡式的窑炉就出来了。

木青不得不说骊芒真的是个很会琢磨的人。这种竖向窑炉,她不过是提了个大概的意思。涉及到具体的一些排烟孔等细节,都是他自己慢慢弄出来的,尤其叫她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还弄来了一些沙子样的小碎石铺在了窑c黄的底部。她想了下,恍然这样能让烧制过程中的陶器受热更加均匀。

等着窑炉干的几天时间里,木青除了平时要做的一些事情,就玩起了泥巴。她用挖来的粘土捏了些个头小些的碗碟,体积较大的罐子和盆子,就用骊芒演示过的方法把泥搓成细条,一圈圈地堆塑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最后把表面刮平。这样成形的器具比较牢固,泥胚不容易塌陷。除了日常要用到的这些,她甚至捏了个花瓶,见泥巴还有剩,干脆又塑了个阿福模样的娃娃,五官俱全,胖嘟嘟的十分可爱。

等到窑炉和泥胚都干了,这天骊芒没去狩猎,留了下来和木青一道烧陶。

这一天对木青来说就像节日一样快乐。定居到这里这么久,骊芒几乎每天都会出去狩猎。木青心知他是为了在寒冬大雪封山之前能得到尽量多的食物,好让他俩安然过冬,疼惜他辛苦,有时开口想让他留下来休息下,不用那么拼命,现在的食物储备,只要省着点吃,让他俩和小黑三个一道熬过冬天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但他总是不听,仍然早出晚归。

今天他终于没再出去狩猎,而是留了下来和她一道烧窑。从早上开始,木青就像个快乐的小孩一样粘在骊芒的身边,帮着他递柴烧火端水送饭。

窑炉一直烧到了黄昏时分,骊芒才停了火。第二天一早,木青忐忑地看着骊芒打开了窑c黄部位用泥封住的孔,从里面取出一件件的东西。

碗、盘子、勺子、罐子,她的花瓶,还有那个胖阿福。除了零星几个有烧裂的痕迹,其它都成功了。

木青兴奋地叫了一声,纵身跃上了骊芒的后背,紧紧吊住了他的脖子。

她太高兴了,一种很有成就感的高兴。看到自己亲手捏塑出来的泥巴,经过火的一天炼烧和一夜的冷却,居然真的成了像模像样的器具。

骊芒也很高兴。但他高兴的却是这次烧出来的东西不但毁损率低了很多,敲击起来声音更沉些,而且用石头在表面刮过,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不像从前烧出来的器具,用东西刮过表面,就会留下一道刮痕。

上一篇:步步莲华 下一篇: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