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厂长(172)

社员们不是愿意不要工钱也帮忙吗?那就大家一起来干活吧。

冯书记第一回 听说这个办法:“这样可以吗?”

“行的。”余思雅小时候见过不少这样的电线杆子,很多没刷沥青和漆,就只是炭化了,黑乎乎的一根,也没出什么事故,直到后来经济越来越发达,城里的电线都从地下走,这才渐渐见不到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冯书记非常兴奋:“那这样成本可以省下一大半了。”

最贵的成本就是电线杆子,节省了这笔开支,他们能办更多的事。

余思雅也笑着说:“是啊,不过不患寡而患不均,我提议每家都出一个劳动力出来参与这项劳动,不出劳动力就按每家每户的成本补交电线杆子的钱,不然不能拉电。这部分算社员们的投入,电工的人工费公社出,电线费用我们养殖场出,拉通到每家每户,至于每户家里的电线自己负责,冯书记觉得怎么样?”

她也不占这些社员的便宜,说好出一小半就出一小半,不会在他们主动干活了还让他们出这个钱。

冯书记琢磨了一会儿:“你这法子好,小余你按你说的办。”

余思雅笑了笑说:“既然冯书记没意见咱们就这么定下来吧,不过这个工作要跟各大队协调,我们妇联人少,我出面也不大合适,这个工作恐怕得交给冯书记你和周部长了。”

那些大队干部都是老油条,什么人都有,冯书记也知道自己出面震慑力最强,执行也最快,遂点头:“好,就按小余你说的办。”

“冯书记,还有一点可能需要注意,咱们不能乱砍伐,需要的树木多大多高,每个大队需要多少砍多少,这个前期可能需要跟各大队说清楚,免得中间出了岔子。”余思雅也是以防有人借着电线杆子的名义乱砍乱伐。

经她这么一提醒,冯书记也想到了这点:“我通知大队干部明天过来开个会,咱们把规矩立出来再动工。”

说完了事,余思雅站了起来:“好,冯书记,养殖场还有工作要安排,我先回去了。”

冯书记知道她是个大忙人:“成,你赶紧去忙吧,我就不留你了。”

——

余思雅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到养殖场。

听说她回来了,小李赶紧从厂房里跑了出来,一副松了大气的模样:“余主任,你总算回来了。”

余思雅被他这副模样给逗笑了:“我这才出门一个星期,你就急成这样,我要是出去个几个月,我看你怎么办?”

后年她很可能就要去上大学了,小李这一惊一乍的可不行啊,也许她应该多出出远门,让他先适应一下。

小李一听吓坏了:“余主任,你别吓我,你这不在,咱们心里慌啊。马冬云同志,你说是不是?”

马冬云立即点头:“是啊,余主任,你总算回来了,这几天咱们养殖场接到了好几个电话订单,是外省的,说是出差在火车上吃到了咱们清河鸭,你没回来咱们也不敢作主。”

外省的单子来了?余思雅来了兴趣,将车子放在墙边,往办公室里走:“什么情况,跟我说说。”

马冬云赶紧跑进去,拿出当天的记录本:“这个是隔壁省造船厂的订单,他们想买五百份咱们的清河鸭小零食。还有一个是东省柴油机厂的,也打电话过来询问,你不在我们不敢做决定,只留了他们的电话。”

余思雅翻了翻本子,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好不好做决定的,去邮电局打听打听寄过去的邮费是多少,赚钱就做,不赚钱就让他们贴邮费。这个事你去办吧。”

马冬云震惊地看着余思雅:“交,交给我……”

“你不做交给销售也行。”余思雅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设置一个电话销售的岗位。当然这跟后世的电话推销可不一样,他们是专门守株待兔,等着客户上门的。

但她只是想想,这个岗位对其他销售太不公平了,别人到处出差,满世界的跑,嘴皮子都磨破了,才能拿到一个订单,凭什么这个人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就能拿到订单?

所以还是让马冬云这个管办公室的兼任吧。

马冬云赶紧说:“我做,我这就去邮电局问问邮费的情况。”

余思雅叫住了她:“你最好在那里誊抄一份全国主要城市的邮费标准,拿回来贴在办公室,以后再有人打电话过来订货也省得让人家等,自己又跑去邮局问了。”

马冬云赶紧点头:“还是余主任你想得周到,我这就去。”

她拿着本子兴奋地跑了。

余思雅叫来小李:“我不在这段时间,养殖场里一切还顺利吧?”

小李坐下:“顺利,就是我有点紧张,你这次干什么去了?怎么去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