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每天都在犯心病(162)

作者: 鱼没刺骨 阅读记录

唐泱泱琢疑不定,看了看湖,又看了看人,“你也是扬州人?”

君姑弯唇笑,抿了口酒。“我爹娘去世得巧,来扬州做商得了风寒走的。我能说会道还识字,取了点巧,进了樊家给樊小姐当陪读伺候的丫鬟。”

唐泱泱:“那娟儿是……”

君姑看了她一眼,“樊将军所出只有一女。自然是殿下的生母,元皇后了。”

唐泱泱眼眨了眨。

“娟儿胆大又聪慧,樊将军不在,府中也只有樊大少爷震得住她。但做官的哪得清闲,一月也没几日能着府。”君姑叹气,“所以啊,我那傻小姐,就稀里糊涂和别人好上了。”

“可笑的呀,娟儿不喜欢读书。好上的偏偏是一个书呆子。”君姑像是想起什么,嗤笑了一声。

唐泱泱听得有些入神,“但元后娘娘不是……进宫了吗?”

“进宫前在外头还不能有相好的人了?”君姑笑,晃着手中快空的酒壶,“先帝下的旨,老将军也违抗不得。娟儿被逼嫁给了太子后,听说那书生也进了京城去了。”

“我早给娟儿说了,那书生就是个白面黑心的人。哪知道他们谈爱说情的,都是一根筋认死理,说不得劝不得……最后还搞大了肚子。”

唐泱泱听得愣怔,“等等,元皇后的孩子……元后娘娘把这个孩子流掉了吗?”

“她怎么舍得。”君姑扯了下唇角,眸子有些悲悯,“娟儿就这么一个孩子。”

唐泱泱因惊愕,下意识捂住嘴,堵住差点要脱口而出的话。

君姑笑了一下,往柳树边走。

唐泱泱好半会才松开手,跟上君姑的步子,“……殿,殿下他知道吗?”

“知道啊。”君姑将空酒壶悬挂在腰间,在一颗柳树下蹲下,“殿下他呀,八岁就知道了这事。毕竟娟儿就算当了皇后,和那书生也没断过联系。那书生也算有本事的,德化帝是太子时,便去他府里当幕僚。德化帝登基后,就入朝做了官。可把德化帝诓得信服贴贴。”

“坊间不是传言娟儿信佛么,那都是为去求福寺同那书生会见,传出来的。哪知道有一日殿下会钻在娟儿的马车底,也跟去求福寺。私情被撞破,自然是对着殿下瞒不下去。”

“只不过娟儿觉得愧对儿子,那之后便心绪落抑,生了场病后,就走了。”

君姑想扯嘴笑,唐泱泱却看见她眼角滑下的一滴泪。

“这下好,一疯疯俩。”君姑道,“小的被送到扬州,大的还要瞒着起疑心的德化帝娶妻生子。”

君姑从柳树下挖出了一个生锈的铁盒子,轻拍掉上面的灰。“应该有二十年了吧。”

唐泱泱看着君姑打开铁盒,里头是两个陈旧雕花小木盒子。

“二十年前,娟儿和我在这柳树底埋了东西。我们约定了,以后要一起来将这些宝贝挖出来。这是她埋的……”君姑笑着打开,“这手镯说是以后生了女儿就给女儿戴,生了儿子就给儿媳妇戴。这镯子可是她难产去世的娘亲遗留给她的。还有这只毛笔,别看现在秃毛了,以前可是她那呆书生亲手给她做的,她愣傻傻地不舍得用,给藏起来了……”

唐泱泱听得难受,垂眼轻声。“你为什么要给我说这些事,我和殿下已经没关系了。”

“哪有为什么?”君姑笑,“那些小王八羔子已经听腻了,我又憋得慌,还不能找人说说了?”

唐泱泱哑言。

“我听樊将军说了,你要回西枭。”君姑重新将铁盒子埋起来,“我可不是来劝你不要走的,西枭如何我也没见识过,但好歹途远……能离润京远点就远点,殿下就是个恶狼崽子,他和他爹都是白面黑心样儿,没有什么他做不出来……跑远点,孩子。”

唐泱泱呆怔住。

君姑笑,妩状的眼线微挑,“跑慢了,你可是一辈子都要被笼住喽。”

*

唐泱泱从湖边回来,思绪有些恍惚。

樊老将军负手站在台阶上看她,“回来了?”

唐泱泱眸子有些湿润,摇摇头又嗯了声。

“湖边怪冷,快进屋来暖暖。”樊老将军将温热的汤婆子放唐泱泱手里。林伯一旁煮茶,摆上热腾的糕点。

唐泱泱进屋子没一会儿,樊奇麟便来了。

“泱泱姐姐,你跟我来,我有话同你说。”樊奇麟一进屋就拉起人走。

樊老将军见他没大小,呵斥:“奇麟!”然而不成器的小儿子已经带着人没踪影了。

林伯给樊老将军盛上温热的茶。“老爷,消消气。小少爷喜欢泱泱,您又不是不清楚,由着他们去吧。”

樊老将军叹气:“一个两个的,没那个福气……”

林伯:“老爷,让泱泱一个人到西枭没事吧?虽然有倩姑娘在那里照应……”

上一篇:我妈喊我回家结婚 下一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