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十万死士(11)+番外

死士领命而去。

三日后的晚上,01带着119前来复命。

林知惜有些惊讶,对方这么快就能进城,“你办好户籍了?”

119点头称是。

林知惜问他花了多少银子?

119摇头,“一文没花。”

原来119带着一千人扎进深山,找到一处荒废的村庄住下。等积攒了猎物之后,他带着十来人到山下集市售卖。

他们一行人打扮得像野人,很快引起百姓注意。

有几个衙役正在山下巡逻,拦住他们索要户籍。

他们故意藏拙,一问三不知,说自己住在深山,没有户籍。

衙役听他们说话口音似乎与本地人不一样,于是就带他们回了县衙。

县令得知他们村隐世而居,老人年过半百必会离开人世,年龄多数都在十岁往上,没有孩童拖累,皆是干活好手,立刻喜不自胜,给他们安排住处,办了户籍,甚至允许他们在附近开荒,免收三年赋税。

林知惜挑了挑眉,这法子还是她当死士的时候用的,没想到119这么快就想到了。不过这个法子虽好,却只能用一次。用多了,会让人瞧出里面有猫腻。

林知惜很满意属下用脑子办事,吩咐119开个镖局,接镖赚银子。

“我需要你们走镖时到各县衙办户籍。”她将119刚刚呈上来的银子又推了回去,“这些银子暂时先给你们当盘缠。”

十万死士的户籍肯定不能全在一个地方办,很容易出现纰漏,开镖局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弄户籍,两全其美。

第6章 谋反信件

京城很大,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永远都是那么热闹。这座都城与她十岁之前看到的有很大不同。

那时候她是皇上最宠爱的惠阳公主,她到的地方有无数店家为她让道,平时也有一帮世家女讨她欢心。那时候的她活得肆意天真,五年过去物是人非,一切好像跟从前没什么两样,却好似哪哪都不一样。

“主子,您要的东西属下拿到了。”浑厚的男声自她身后响起,林知惜恍然回神,收回视线,侧头接过他递过来的卷宗。

前几日,林知惜给了01四百两银子让他去疏通大理寺衙役,让对方冒险将她父王的卷宗抄录一份。

这种事情比办户籍要难得多,很容易惹祸上身,必须打好关系才能行动。

不过01好似前世就是吃这碗饭的,对这些阴暗手段熟得很。几天工夫,就与一个看守卷宗的衙役混熟,甚至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

林知惜打开卷宗,从左至右一一看去,不放过一个字。

案件与姐姐说得别无二致,只是上次姐姐没有说镇国将军的处置。

镇国将军就是父王谋反的同伙。她父王只是个文官,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而镇国将军父子三人长年驻守边境,手底有三十万士兵。

书房里搜到的信件就是镇国将军写给父王的。同样的,在镇国将军府也搜到她父王写给镇国将军的信件。收信和复信皆能对得上。

这份卷宗写得很详实,在齐王府搜到谋反信件后,皇上又搜查镇国将军府,搜查人员同样是沈柏阳和徐广临。

谋反案事发以后,镇国将军及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十五岁以下的儿子、孙子和兄弟以及父亲皆被贬为官奴,妻妾、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和姐妹(嫁人除外)全部没入教司坊。

家中的部曲、奴婢、资财、田宅全部被官府没收;伯叔父、侄子皆流放三千里。

林知惜让01去打听镇国将军还有没有亲人活在世上,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内情。

01领命而去。

林知惜继续翻看定了她父王谋反罪的几封信。

这些信件有的是她父王所写,有的是镇国将军所书,从字迹和私印来看都是真的。

但这恰恰说明这些信件是伪造的,她父王平日政务操劳,压力大,喜欢刻印章解压,他书房抽屉锁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印章。他用私人印章从来不重复。而这些信件却都是同一个印章。熟悉他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所以偷放信件的人必定不是她父王身边人,也不是熟悉父亲的沈伯阳,唯一可疑之人便是徐广临。

但是徐广临那边不是去兵部点卯,就是歇在家里,偶尔去趟太子府,也很快就出来。想让他承认陷害亲王绝非易事。

她脸上愁云密布,忽听楼下传来叮叮咚咚敲鼓的声音,她靠到窗边探头往下一瞅。

原来竟是一年一度的医术大比开始了。

自打那位灵妃入宫,向来雨露均沾的今上好似发现了真爱,从前英明睿智的君王一再为她破例,不仅为她建立仅次于乾清宫的丽坤宫,还允许她不跪不拜。

因为灵妃喜爱医术,他更是在全国大搞医术比赛,甚至将医术定为五级:初级、中级、高级、名医和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