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十万死士(125)+番外

律法需要重臣用最严谨的语言描述,再由十几个大臣反复修订,陛下盖上玉玺,才能往下颁发。

林知惜笑了,“那正好。咱们现在用的律法还是沿用良国高祖时制定的。朕是玥国国君,自然要制定适合玥国百姓的律法才合乎情理。”

陆霄恍然,“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之前猜出来她想要废除连坐罪,但是真没猜到她打的是重修律法的主意。

她这是往大臣面前抛了个小小的鱼食,却想钓出几千斤重的鲸鱼啊。

林知惜掐了一朵花,淡淡笑了,“现在战役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才有好戏瞧。朕倒要瞧瞧这些人都有何本事。”

这话听在陆霄耳里,总觉得她似乎还有别的意图。难道姐姐并不只是想废除连坐制,她还想修改别的?

**

正如陆霄猜那般,下值后,大臣们聚在一块商议对策。

有人直言,“皇上想废除连坐制度,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啊。以后咱们不必费尽心思约束族人。”

大理寺少卿刘方却没有纠结于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想的是圣上为什么要废除连坐制。

要知道连坐制其实是圣上手上一把锋利的刀,它可以以刑去刑,重刑加身,流放边塞、充军作奴等。是上位者剥削百姓的重要手段。明明是她自己的刀,她却想把它废除。这不等于自断臂膀吗?

既然这件事对她有害,她为什么还要做呢?自然是因为好处多于坏处,能当官就不可能是缺心眼子,刘方思忖片刻就猜到圣上的用意,“我看圣上是化解宗族的力量。”

众人紧盯着他不放,让他快快说下去。

刘方侃侃而谈,“以前族里出了一个能耐人,全族沾光。可现在呢?废除连坐制,宗族形同虚设。以前聚族而居,自打圣上登基,按照积分划分土地,百姓住所全部被打乱。他们不住在一起,又没有共同的利益,族长等同于虚设。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宗族了。她一步一步瓦解宗族的力量。就像王田制,所有人都知道解决土地兼并的办法是让良田国有制。但是除了王莽没人做。因为太难了。可她早就做到了。”

众人听他逐一分析,吓出一身冷汗,“原来她打的是这主意!那我们提出反对!”

刘方嗤笑,“你现在反对有什么用。她拿良田诱使百姓搬出宗族,打乱顺序,宗族的力量就已经削弱一大半。现在废除连坐制,她只占了一小半的好处。对于我们来说却很有利。你觉得其他臣子会反对吗?”

他们都是宗族里的麒麟儿。以前为了名声和官位,他们不得不提携族中后辈,约束全族。被道德绑架的日子不好过。现在有机会甩掉这些拖累,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没人傻呼呼会反对,他们巴不得呢。

同为御史的武修激动拍桌子,“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她一早就算好了,现在咱们反对也晚了。”

众人齐齐叹气。他们早知道也没用啊。陛下早在占领四川省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了。而他们是废帝的臣子想管也管不了。

刘方见大家忧心忡忡,忙打圆场,“当然,以上只是本官的猜测。为了试探陛下的态度,咱们该反对还是要反对。”

众人点头。

武修脾气直,“咱们这位陛下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咱们对她的喜好一无所知。皇宫更是跟个铁桶似的。她做事走一步看三步,这次事情都快结束了,咱们才猜出她的目的。以后要是都如此,咱们岂不是被她算计到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我觉得咱们该想法子在陛下身边安插人手。”

众人面面相觑,在座当官谁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有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大家都觉得官位坐不稳。

刘方叹了口气,“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陆霄是陛下的人,对陛下忠心耿耿,与咱们文人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想讨好陆霄,难如登天。”

武修动了动嘴唇,意有所指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要讨好陆霄。咱们可以用旁的法子?”

几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他的用意。

有人心动了,“能行吗?”

“试试看呗。富贵险中求。总要迈出第一步。”

有人提出反对,“可这样会坏了规矩。本来女子为帝就够惊世骇俗。我们再添了一把柴,底下会不会有样学样?”

有人朝皇宫方向拱拱手,“陛下是真龙天子,她是君,底下人就算想学,可他们是君吗?”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被劝服,也暗暗下了决定。

没过几天,林知惜就在大朝会上提出重新律法,点了十几个文官共同参与修改,主负责人为凤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