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十万死士(6)+番外

不过林知惜凭借这些已知晓太子是圣上第二子,也是原先的宁王。

圣上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分为四党,一是不问政事的定王、郑王、福王、永王和怀王。

二是太子党,有襄王跟随。

三是她父亲齐王,大权在握,对圣上衷心耿耿,是圣上手中最锋利的刀,指哪打哪,也是圣上最信赖之人。

四是母族为孔圣之家的康王。

在所有王爷当中,太子一直视她父王为眼中盯、肉中刺。因为父王曾铲除过太子好几位亲信,父王一死,没人能压制他,被封为太子再正常不过。

只是不知她父王的死与他有没有关系。

02去得快,回得也快,“信已经送到她手上,她亲眼看过。没有任何人看到。”

林知惜点点头,让01去外面打探消息,让02盯着陈侧妃的院子,看看对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翌日,02就从陈侧妃那边听到一点内幕。

半年前,陈侧妃的父亲调到起居舍人,负责记录圣上一言一行。想要身后名好听,帝王一般都会安排自己的亲信担任此职。这样圣上想做出格的事,对方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起居舍人别看才正六品,好似官职不高,但也算得上是天子近臣。

五个月前,有官员状告太子亲信贪污受贿,圣上大怒,着钦差前去江南查清此事。

没想到对方到江南不足半月,就有人击鼓鸣冤,反告他强抢民女,钦差被当地知府押送入京听候圣上发落。

经大理寺官员查实,钦差所犯案件证据确凿,直接被停职查办。

在朝为官都是人精,稍微动点脑子都能猜到钦差是上了别人的当。

太子在朝中党羽众多,跟他作对的官员几乎都被排挤出京。

太子亲信受贿案无人敢接,圣上丢足了脸,只能不了了之。等朝臣散去,圣上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要是齐王还在就好了。”

只有齐王心坚如铁,不会轻易上那些阿谀奉承之辈的当。只有齐王心思缜密,不会让宵小之徒钻了空子。只有齐王铁骨铮铮,不会因为太子势大就退缩。

02继续道,“陈舍人三个月前给陈侧妃捎了一封信,信上写圣上想念齐王,这是个好征兆,等时机成熟,他会向圣上求情,放她出来。”

林知惜恍然,她就说嘛,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改变,除非受了什么刺激。陈侧妃想要出来,齐王府的名声就不能被玷污。也难怪她要给其他人立规矩了。

“以后不必盯她,盯她父亲。”

02点头应是。

眨眼三日已过,林知惜早早起了床,给02化了妆,让她装成自己待在院里刨地种菜。

而她则化了妆带着01离开齐王府,到了京城香茗居雅间等人。

等了两刻钟,姐姐带着丫鬟姗姗来迟。

丫鬟推开雅间,看到里面有一男一女两人,为首的女子瞧着陌生,丫鬟微微有些惊讶。

林知雅没认出面前的姑娘是她妹妹,但妹妹的信里想约她见一面,她很担忧妹妹的处境,所以她来了。

林知惜起身,看到姐姐身边的丫鬟不是她从王府带过去的陪嫁丫鬟,便知她在承平侯府过得并不如意。

林知惜上前行了一礼,“原来是世子夫人,在下花容坊的绣娘,有一件绣品想请您悦目。”

花容坊曾是齐王府的产业,后来查抄齐王府后,铺子也被世家瓜分。听说绣娘被打压得十分厉害,对方想找昔日的东家卖个高价,也算合情合理。

丫鬟立刻打消怀疑,林知雅示意丫鬟留在门外,林知惜也让01出去等候。

门被拉上,林知惜沾了茶水在桌上,写了几个字,“我是知惜。”

林知雅微愣,盯着对面女子细细观看,五官确实与妹妹有五分相似,只是眉毛化得又细又长,眼睛耷了一半,嘴形也变了,原先九分容貌硬生生化成五分。

林知雅猜到妹妹出来不易,珍惜一分一秒,大着声音道,“价格太贵了。我囊肿羞涩,没带那么多银子。”

“夫人,您再仔细瞧瞧。这绣活真的值。”

两人压低声音,林知惜问,“姐,我想知道父王谋反前后发生的事。”

五年前,她还只是个小丫头,除了进宫向皇爷爷请安,大部分时间只待在后院玩闹。她对朝中大事一无所知。她曾问母妃父王犯了何事?

母妃紧紧搂着她,一遍遍重复,“你父王没罪。”

母妃的话言犹在耳,可第二天母妃就上吊自杀了。母妃素来都很坚强,为何会想不开寻短见,她着实想不通。

她被圈禁在府中,不知缘由。但她姐姐比她好些,姐夫受了连累,回去必定会跟姐姐说。

林知雅轻轻叹了口气,握住妹妹的手,劝她莫要执着,“你马上就及笄了,这些事跟你没关系,你千万别惹火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