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绯闻33天(34)+番外

时夏原本跟着父母在省会住,父母在那边工作,她在那边上学,出事后才被送来江城老家,刚回来的时候她还生着病,发高烧,说胡话,拖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瘦成一把骨头,等好了的时候已经快要开学了,小时候挺活泼的女孩子,因为那件事变得不太爱说话了,有时候提起父母,她都会表现得好像忘记了似的,后来也就没人再提。

家里只剩姥姥一个人,远方亲戚们,聊表心意已是不易,能照看一二的除了邻居也别无他人了,江妈妈和时夏的爸妈是幼时好友,加上离得近,就多关照了点儿,可毕竟隔着些什么,嘘寒问暖已是极限,并不能真的给多大的帮助。

“老天啊,不公平。”

“要是老时还活着,怎么会让夏夏一个人在外面漂。”

“你说,天杀的,怎么会有那么变态的人,自己孩子死了,非要把别人孩子也害得不幸。”

两个人说着说着,便开始义愤填膺起来。

不过再气愤,也是无济于事了,最悲哀的就是这点儿,所以到最后,两个人都深沉地叹了口气。

“真希望这孩子能过得好。你说她怎么就是不喜欢我们家余儿呢?要是他俩将来结婚,我肯定把她当闺女疼。”

“这种事,哪是一厢情愿能成的事。”

“年轻人啊,心气儿高,又想要爱情,又想哪哪都合适,哪有那么好的事,能找个各方面都合适的,已经是不容易了。”

“也得看对眼不是,以后是要过一辈子的。”

……

-绯闻第10天-

一辈子,时夏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词,就已经睡着了。

她本来以为自己会睡不着,可竟意外地好睡,一夜无梦,醒来太阳高照。

手机里有两条备忘录,一是今天新书上市,她要配合做宣传,二是早先谈好的一个剧本,制作方想请她最后打磨剧本。

那部剧,她是原作者,并不是编剧。

似乎已经开始拍了,但是导演感觉缺了点儿什么。

这是半个月前收到的制片人的邮件,她回复说,过两天要回老家江城,可能无法面对面交流,如果需要,她可以线上交流,这请求似乎有点儿过分,但制片方答应了下来。

只是前几天又发来邮件说,剧组正好到江城这边来取景,可能有大半个月的行程,如果她有时间,想请她跟组一段时间。

大半个月,时夏还是可以接受的。

她约了今天见面。

早上九点钟,时夏打车去影视城,正是周末的时候,来游玩的人很多,隔着人群远远看见几个黄色的帐篷,上面写着剧名,时夏朝着那边走去。

制片人阿梅在帐篷外的街道上招呼她,“时夏,这边儿哦!”

时夏不是第一次见阿梅,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和出版社编辑约见的时候,恰巧碰面的。

时夏出版了几本书,也算半个作家,和编辑有好几年的交情了,那天阿梅和编辑在聊版权的事,说看中了一本校园故事,想拍成网剧,因为时夏公开说过,不开放影视授权,所以想请编剧来当说客。

阿梅今年三十岁左右,打扮很入时,真正的红唇佳人,说话办事都很爽利。

时夏和她聊了许久,觉得情投意合,很多想法也不谋而合,于是就把影视改编权授权给了她的工作室。

那时候说项目立下了,但因为是很日记体的那种散文片段式手法的,改编难度比较大,交给编剧重新架构框架和主体,花去了很多的时间,今年才正式开拍。

似乎是宣传策略的问题,演员还处于保密阶段,只是公开了几个配角,花絮和广告也很少。

其实时夏不是很了解,就连最终剧本是怎么样的,她都没见过,说实话她都不知道制片人把她叫来她能做什么。

阿梅今天是特意在这边等着时夏的。

看见她,远远招了手,朝着她走过来,“今天新书上市,恭喜咯,祝大麦!”

时夏笑着点点头,“谢谢,承你吉言!”

“走吧,我带你去见导演。”

这边是九零街,九十年代风格的一组街道,过来拍怀旧片的比较多,因为很完整又艺术性地保留了一些九十年代的风貌,据说是某个街道设计大师的作品。

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路,青砖瓦房,红木窗柩,彩色玻璃窗,带着点儿又土又洋的混杂味道。

街上有一家裁缝店,专做旗袍,招幡是用很精致的刺绣制作的,插在店前,松木门,铜环扣,细节出彩。

一个约摸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女演员正往裁缝店走去,镜头在她后面,导演皱着眉,喊了声“卡!”

机位埋的不理想,“休息一下,待会儿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