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520)+番外

比之实打实活到康熙六十一年的康熙,留恒的生死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她不敢保证留恒上了战场一定能平平安安地归来,而不是如他的阿玛一般……

所以她不敢赌。

但她又不会阻拦孩子奋斗上进为国立功,如今康熙不许,留恒自己对此不在意,倒是正好遂了娜仁的心愿。

不过这段时间娜仁又有了些别的担忧,不为旁的,盖因这段日子留恒常往京郊的道观跑去,娜仁又捡起十几年前的忧虑,生怕留恒出家了去。

这日是班师回朝后,四阿哥来向娜仁请安,留恒与他也一道过来了,小兄弟两个坐在椅子上,娜仁命人看茶又端了点心吃食来,对四阿哥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你福晋牵肠挂肚的,可忙坏了。

我看她将那些东西也都预备得差不多了,倒也没什么能帮忙的,只有些补身的药材,与两匣子治刀箭伤极好的药,是我大哥这些年用惯的方子,他一直领兵,这些药是他用着极好的,我向他要了方子来,命太医院配的,你带回去用着吧。战场上刀枪无眼,若是落了什么伤可不是小事,真落下什么病根,你可还年轻着呢。”

她当然不是只配了一份,贤妃、荣妃和戴佳贵人那边她也命人送过去了。戴佳贵人是通医理的,她得了药,度其方剂,便知道是极有效验的,登时也没耽搁,直接叫人送到了阿哥所去。

倒是四阿哥这一份,娜仁没叫人送去永和宫,而是等他回朝之后才给了他。

四阿哥笑着应了,道:“多谢慧娘娘关心。前番汗阿玛收到书信,言及长姐有孕,却没细说,怎得回京来儿臣一问,长姐却未曾回来?”

“别提这个了……”娜仁轻叹一声,“她倒好,有了好消息命人将信送了回来,可人几时回来却是遥遥无期。你汗阿玛也急,昨个还和我念叨,你说她若是将孩子生在船上,或是生在异国他乡,是个什么道理嘛,而且海上的环境,也不适宜女子养胎。”

四阿哥听了,赞同地连连点头,“汗阿玛此言极是。”

“可她也是个大人了,眼见着要为人母,我们做阿玛额娘的,也不能强行要求她什么,她自己心里有数便罢了。”娜仁道:“我也是这样劝你汗阿玛的,总归人家丈夫,她肚子里孩子的父亲都没急着回京,便知道人家小夫妻是心里有数的,我们干着急,也当不上什么用处。你长姐那个人你知道,主意正得很,性子又倔强,有时候想想,我能在皇宫大内养出这样的一个孩子,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她说起来面上倒没什么疾色,只似是无奈,又十分平静。

娜仁相信皎皎是个心里有数的人。

四阿哥微微拧眉,不大赞同,“可海上风浪甚大,并不平静,船上的环境与京中也是万万不能比的,还是更该劝劝长姐。”

大概这个时候,他连书信的腹稿都打好了。

娜仁见状,无奈一笑,“你且劝吧,我是劝过了,人老人家半句没听进去不说,还反过来劝了我一通。……倒是留恒,你可以好好劝劝他,这繁华红尘美景如云,他小小年纪,沉溺于那道书禅机之中,只怕移了心性。”

见她话锋猛地转到留恒身上,四阿哥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留恒却无奈一笑,道:“娘娘放心,我真没有要出家的意思。只是……您且等着吧,如今不过在实验阶段,若是真成了,那便是有利于国民的好事。”

娜仁狐疑地看了看他,最终还是决定相信自家娃。

不过等结果真的摆在她面前的时候,她还是吃了一惊,一口茶水含在厚重险些喷出来,虽然将将忍住没有失仪,但还是连连呛咳。

本来心情十分激动的康熙忙问:“阿姐你怎么了这是?”

琼枝也忙凑上来给娜仁拍背,娜仁顺了口气,摆摆手,“一口茶没咽对劲,呛着了。你继续说,留恒炼丹练出个什么?”

“倒也不是正经炼丹练出来的,本是想着讨阿姐一笑,用个诙谐有趣的说法,没成想却把阿姐激成了这样,实在不该。”康熙自顾自在心里也把说法圆上了——毕竟娜仁对留恒去道观这件事一向颇为敏感,这会反应如此激烈倒也是情有可原。

思及此处,他在心中轻叹一声,对留恒颇为怜惜——真是在外头无论立了多大的功,进了永寿宫都得乖乖盘着听训。

这样一想,康熙更是满心的唏嘘,但在娜仁的追问之下,他还是笑着道:“咱们恒儿发明的这东西可不了得,凝固之后坚硬如石,所废之料又不难得,可未于国有大用,为国立大功!此物若是应用于国家水利之上,不知可以免去多少场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