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570)+番外

好在皎皎对此并不执着,如今已经痛快地任命。此时微微扬眉,目光在太子与大阿哥身上划过,沉思转瞬即逝,然后便是温暖和煦的笑,“一别两年,想我了没有?哟——皎茵仿佛长高了不少,姐姐不在的日子里,多谢你常来陪伴我额娘。”

被姐姐特意点名,皎茵显得有些羞涩,但很快便落落大方地起身走到皎皎身边,姿态从容,叫皎皎更为满意喜欢。

他们的话题总是很多的,娜仁没打算加入进去,从偏殿里出来,回到书房。她给太后准备的寿礼是一幅画,画得草原、蓝天、白云、骏马,蒙古包旁炊烟袅袅,是架起的煮羊肉的锅子,远处湖泊波光粼粼,风景秀美,若草原上真有这样一处地方,也是顶顶宜居了。

画早就画好了,娜仁盯着发了半日的呆,越看越满意。

好歹是练了几十年的,她如今画技不差,虽然不能和前世那些国画大师比吧,但和那些课外培训班的老师比起来,可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不错,回去之后又是一条退路。

娜仁欣赏够了,小心翼翼地把画收起来,然后美滋滋地想。

太后的寿辰办得盛大,她一生无儿无女,却也正经享了半生的儿女福。康熙对这位事不多又能定得住的太后很是尊敬,亲制《万寿无疆赋》,亲笔书在围屏上,甫一展出,便吸引了殿中所有人的眼球。

当年太后嫁给先帝,眼看着被冷落,先帝驾崩后膝下无儿无女,老一辈多少人对她既是怜悯同情,也不乏有幸灾乐祸的。

新帝不是太后所出,人说人心隔肚皮,不是自己生的,对她能有多孝敬?太后嫁给先帝,是太皇太后选的,在宫中站稳脚跟也多靠太皇太后撑腰,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又能够保太后几年呢?

人都说,等太皇太后老去了(去世了),只怕太后的日子要不好过。

可这么多年来,太后最大的靠山太皇太后还好端端地在慈宁宫里颐养天年,皇帝对太后十分孝敬,后宫的当家人皇贵妃是太后本家人,太后的日子,怕是宫里过得最舒心的了。

这样想来,众人对她不免又生出几分羡慕,唯一能有些怜悯的地方便是太后一生无子,不免又是老生常谈的论调,这一回甚至连娜仁都算上了,觉着她膝下无亲子,只怕等太皇太后归去,不好立足。

康熙今日的行为,算是彻彻底底地打了那起子人的脸。

太后落了几滴泪,激动不已地收下康熙进献的寿礼,天下最尊贵的母子俩母慈子孝,足以书进史册。

而太后满面笑意地接受众人道贺的空档,扭过头悄悄冲着娜仁一眨眼,显得又傲娇又得意,二人默契地相视而笑。

第157章

冬月,天气愈冷。留恒打算去京郊的道观静修一旬左右,入宫辞行的时候娜仁正带着小柔维在殿内修剪盆栽。

小小的柔维拥有远超她年龄的耐心与细致,拿着一把琼枝特意给她准备的小竹剪刀极巧妙地用寸劲剪下多余的枝叶,动作不急不缓,偶尔没剪下也不气馁,而是认认真真地再次尝试。

娜仁觉着她这样的性子,或许是因为在皎皎的基因上中和了安隽云的缘故。皎皎偶尔会有些性急,这个从小便能够看出来,倒是安隽云,从来都是慢吞吞的样子。

这样也好吧。

皎皎的魄力已经足够,有个能定下来性子的女儿倒是好的。

至于柔维为何会被留在宫中……一来是娜仁强力挽留,二来是她的爹娘实在想过二人世界,两方一拍即合,柔维便跟着娜仁混了。

对此最为欢喜的就是康熙了,曾试图把柔维勾引到乾清宫陪他处理政务。可惜小姑娘很黏郭罗玛嬷,他惜败于娜仁手下,不过这个想法一直没有消失,仍然在锲而不舍地进行尝试,花招百出,但小小年纪的柔维出人意料的有定力,实在是不简单。

娜仁因此颇为骄傲自得,很是得意了几日。

话远了。只说留恒进入正殿后,先在娜仁的示意下落座,又道:“早听说阿姐把柔维留在宫里,带着姐夫到京郊庄子上小住,倒是惬意。”

柔维听了,便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留恒。留恒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然引来小姑娘如此目光,微微错愕,又迅速转开话题,说起自己要去京郊道观小住之事。

柔维轻哼一声,“就知道他们是故意要甩开我。”

“好了,人小鬼大,和郭罗玛嬷在一起不好吗?”娜仁刮刮小姑娘挺翘的鼻子,得到甜腻腻的依偎和小姑娘软乎乎的回答:“好!柔维最喜欢郭罗玛嬷了。”

头次在娜仁这体验到这种待遇的留恒轻叹一声,面上微微透出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