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655)+番外

娜仁对此很是不解了一阵子,在她的询问之下,皎皎笑道:“只是忽然明白了,想要有一个人能够继承我的意志、能够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只能是打小养在身边的人。就再要一个吧,左右我的身子还年轻,小唐太医也说可以。”

小唐太医,指的是唐别卿的儿子,一身医术习自唐别卿,极为精妙,如今也在太医院当差,已有其父当年风采。

其实都快成个糟老头子了,若说有其父年轻时风采,也当是他儿子了。

只是皎皎从小叫唐太医是唐别卿叫惯了,才会在这位唐太医的名头前头加个小字。

娜仁听了皎皎的话才稍稍放下些心。

皎皎做事一向是很干脆的,开始备孕调理身体之后没多久便有了好消息,如今四个来月,胎像倒是稳固,但她身边的人都很不放心,娜仁甚至请动了告老已久的唐别卿,到书院这边来照顾皎皎的胎。

弘历又对安隽云道:“本该入内向姑姑请安才是,只是闻得今日山中盛会,弘历贸然入内,怕叨扰了姑娘们,便在此行一礼,请姑丈代我向姑姑告罪了。”

安隽云忙道:“四阿哥这是哪里话。”

弘历微笑,随即潇洒地一提衣摆冲山中行了一礼,扬声道:“侄儿拜请姑姑金安。”

雍正登基之后,加封皎皎为固伦嘉煦长公主,赐享双俸,一应侍卫、仆从均比照亲王份例。

他给皎皎此待遇,一是因二人向来感情深厚,二来也未必没有海外关系的缘故。

即便柔维未曾加封皎皎与安隽云,他们到底也是煦国国主父母,这边理当以礼相待。

而且,柔维未尊封二人,也有皎皎的意思在其中。

她想要在这边侍奉娜仁晚年,身上挂着煦国那边的名号反而不方便。

其中种种娜仁并不如他们清楚,但却知道两方博弈,这些年来实在不少。

皎皎作为润滑剂处在其中,也多亏了她。

且说自郊外一路回京的路上,娜仁就眼睁睁地看着遇到了两拨强抢民女,一个是贫穷人家卖身葬父被纨绔子弟强抢,一个是虽然卖艺但行事清白的姑娘被纨绔子弟强抢。

她就纳闷了,今天这些纨绔子弟或者说她的马车是得罪谁了?

见娜仁这模样神情,弘历微微一笑,竟有些无奈的样子,“皇玛嬷您可看到了,孙儿这几日,便是这个遭遇。”

娜仁眉心紧蹙,“这样下三滥的法子?”

这一回的大选,谁不知道主要目的就是为四阿哥弘历选福晋?若真叫弘历在选定福晋前便带回府中两个小福晋,那朝中那些高官大员,也会绝了将女儿嫁给弘历的心。

弘历轻叹一声,神情还不算难看。

娜仁看他一眼,问:“如何处理?”

“都撞上马车了,也不好不管。”弘历轻笑着,笑容温润,给人以春风拂面之感,“查探真假,若是真的便帮些银钱指条能活命的生路,若是假的……就入宫告诉汗阿玛知道。想来,最迟明日,孙儿便可以清省些了。”

娜仁又问:“若是你所看的真也是假的的?”

弘历微微垂眸,看着自己扇子下垂着的扇坠。

那坠子只是个木雕的小鱼,瞧着雕工颇为粗陋,瞧那样子应该也有些年头了,实在与他天潢贵胄的身份不符,却一直被他带在身边。

他摩挲着那个坠子,低声道:“哪怕只有一个是真,能帮上一点,也是一条人命,一个家庭。”

娜仁瞥了一眼,心中轻叹一声,抬手拍了拍他的见,低声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极好。”

弘历松开坠子,抬头看向娜仁,笑呵呵地道:“这句诗倒是极妙,只是从前未听说过,不知是哪位大家的杰作。”

娜仁也不好告诉他是现代儒学大师,只能含糊地糊弄过去,“从前听人吟的,只这两句,或许未曾成诗吧。”

弘历便点点头,也未曾疑惑。

回宫之后,雍正与皇后便来请安,说起弘历未来福晋的人选,雍正笑道:“皇后看了几个人,真要选定,还要请皇额娘替弘历掌掌眼。”

“你倒是信得过我。”娜仁忍不住轻笑,“多重的担子啊,若是一个不错眼看错了人,可就把咱们弘历的终身幸福交代出去了。”

弘历闻言,笑着起身作揖,“皇玛嬷您只管可着您的眼光看,是好是坏,孙儿都认了。”

“你这张嘴啊。”娜仁抬指虚虚指了指他,忍俊不禁。

雍正虽轻斥他:“油嘴滑舌。”还是看得出面上隐隐的笑意。

皇后便笑着坐在一旁看着,她这些年身子调养得极好,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皇帝与她鹣鲽情深举案齐眉,弘历待她也十分恭敬孝顺,可想而知她往后几十年里的日子都会过得十分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