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84)+番外

“按他们说的,女子就该三从四德,对男子无有不尊,为夫广纳美妾,献出全数嫁妆与夫家,抚养庶出子女外室子女如所出,公婆刁难不经心,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孝顺如亲生父母,那才算贤惠。”娜仁冷冷一笑,将一沓宣纸砸在炕桌上,“可我偏不那么写!风华录风华录,若是写出那样的女子,还算什么风华?”

琼枝从容敛衽,盈盈一欠身,“娘娘所言,甚是有理。”

娜仁眉梢轻挑,满脸桀骜,发间一支金钗上镶嵌的猫眼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亮得晃眼,映着她半张脸好像都是亮的,眼睛更是仿佛放着光,灼灼耀眼,像是滚烫的一把火,要掠过人的肢骸,荒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束缚尽褪。

岂蕙不知何时也跪下了,深深一叩,口中还念:“愿娘娘得尝所愿。”

腊八那日宫中很热闹,皇后仍请了锦湘楼进宫来唱,任是京中何等富贵的人家,总是比不过皇家权势的,锦湘楼没敢懈怠,只技艺最精的入了宫来。

唱的也仍旧是《龙凤呈祥》,太皇太后听着喜欢,命人赏给主演几个每人一个镶嵌宝石的大金镏子,花旦另有一支赤金大钗,余者散钱锞子无数,后宫嫔妃为了附从太皇天后,也纷纷赏赐。

皇后笑道:“老祖宗这回可算尽兴了。上次听戏,可惜老祖宗却没赏脸,臣妾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今儿特意又请锦湘楼进来,也让老祖宗听一听这好排唱。不然岂不可惜了?他们苦练这么多年,竟没有在老祖宗跟前演一出的福分。”

太皇太后指着她笑道:“你这话人家可不乐意听。”

在旁伺候的戏班子班主连忙说些讨巧话,乐得太皇太后又赏他一匹宫绸,太皇太后道:“旁的也罢,只演孙尚香那个,唱得实在是好,叫他再唱一出,不拘是什么,只要喜庆的。”

班主连忙答应着,台上丝弦款动唱腔再起,太皇太后看了一会儿,忽然回头,徐徐环视过席面上的嫔妃们,问:“李格格是哪一个?”

康熙一怔,复又迅速回过神来,忙笑道:“老祖宗怎么想起问她来了?”

正说着,清梨从后头起身行至太皇太后身边,对太皇太后道了个万福:“妾给太皇太后老祖宗请安,愿您万福金安。”

“太皇太后老祖宗又是个什么称呼,只叫老祖宗就是了。”太皇太后忍俊不禁,对她温和一笑,仔细打量两眼,见是个十六七岁的妙龄女子,梳宫中寻常盘辫,斜插一支明珠点睛翡翠青鸾钗,身着翡翠绿玉兰缂丝氅衣,贴身的白绫子衬衣领口出了一圈风毛,簇着白嫩的颈子,眉眼间风流自然天成,笑意盈盈。

“好一个美人儿,是个有福气的样貌。”太皇太后从桌上捏了块点心给她,语重心长地道:“不过这福气深厚与否,还是要看各人。若是个仗着样貌恩宠胡作非为恃宠而骄的,福分也不长久。若能记住一份谦卑恭敬之心,细水长流的恩遇才是正经的。”

清梨又是盈盈一拜,“是,谨遵老祖宗教诲,妾谨记在心。”

她双手接过那点心,太皇太后摆摆手,让她退下了。

一旁稳坐不动的皇后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康熙,然后端起茶碗慢慢呷了口茶,指指桌上的一道蜜饯攒盘,低声吩咐九儿:“这霜糖金桔饼做得好,给佛拉娜;鱼茸桂花糕与月知。再将这一碟子枣泥馅的山药糕给慧妃送去,那一盘子蒸芋头分与众嫔妃。”

九儿连忙应着,心里一一记下。太后把眼睃她一眼,微微倾身,与太皇太后就着台上的戏文说笑着。

再过一时,戏酒撤下,众人移步另殿,娜仁见身前桌上滚滚的母鸡红枣锅子,扬扬脸示意琼枝替她盛了碗汤凉着,随口笑问道:“这戏文热闹,从那边一出来,耳边清静了还有些不习惯呢。”

皇后道:“今儿也有说书的,也有歌舞,都预备着呢,只等看老祖宗、太后、皇上喜欢哪个,传进来吧。”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皇后细致。先进腊八粥吧,开宴,看了一下午的戏,多少都饿了。”

皇后笑着应是。

一场没有多少硝烟的后宫之争最后以太皇太后赐予皇后一对赤金红宝石点睛的九凤钗告终,清梨对皇后毕恭毕敬万分顺承,皇后仍然是对众嫔妃‘一视同仁’的模样。

及至腊月中旬,宫中年赏赐下来了。

今年是皇后入宫第一年操办年中节赏,倒都是实用东西:水果有香栾六个、朱橘枣儿苹果等一筐,又有净重八十八两八钱八分的银锞子一份、金锞子一包,金箔纸红喜纸各一刀、各色彩绸六端、彩线六匣、红罗炭两筐,核桃松子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杏仁等干果各八斤、藕粉百合粉各一匣、银耳干货两匣,苏杭贡缎六匹、灰鼠银鼠皮子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