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外室重生了(22)

作者: 乌龙雪 阅读记录

“——是,正是清溪书楼序。”

窦启明的字已经写完了,两个青衣童子一齐将那他的字轴挂到预备好的插屏上,供游人欣赏评析。

也有不少喜好书法字画的仕子或少女与他谈论探讨,窦启明正含笑续道:“去岁在书院中多临此帖,见笑了。”

书案旁放了两个大竹篓,第一个已经满了芍药花枝,第二个也装了一半。

“窦启明已经连着三年夺魁,每次都是满满三大篓的花,”孟欣然见贺云樱留意那些花枝,便低声解释道,“所以诗会这边早就给他预备了多的竹篓。”

又忍不住回头望萧熠那边再扫一眼:“哎,你兄长今年来凑这热闹,说不得也能得三篓呢,赌盘那边现在肯定好玩了!”

贺云樱笑笑,没有接关于萧熠的话题,而是再拉着孟欣然稍微上前两步,仔细去看窦启明的字。

那是一整篇的清溪书楼序,是淮阳豫章书院首代山长齐大儒的传世名作,全文四百二十字,字字珠玑。

“这位窦公子笔力果然不错。”贺云樱也忍不住像其他人一样轻声赞叹,“齐大儒原帖偏于赵派,运笔圆融,华美严整,字如其画。窦公子虽然也用赵体,但这里头却有燕派的写意。”

她前世在蘅园那十年,到底不比寻常人家的女眷又许多三亲六故的走动,萧熠政务又忙,长日无聊,便大多花心思在书画之事上。

起初只是将少时跟义母所学的书画重新拾起,打发时光,但后来渐渐钻研进去,便成了真心喜爱。尤其萧熠后来权势愈盛,更给她搜罗了不少名家名作,赏析临摹。

“欣姐姐你看,尤其这一句,‘唯其至性也’,”贺云樱看得认真,又拉着孟欣然再往前了一步,伸手指向其中的一行,“松骨竹意,正是燕派最洒脱处!”

她说得高兴,回头去看孟欣然,一转脸,却见窦启明向她望过来。

“姑娘,好眼力。”窦启明的声音十分温柔低沉,但又带了一点点的局促。

或者说,那声“姑娘”之后的停顿,略有那么一点点的长。

大约便是从忽闻讲论书法的知己知音之喜,到回眸见佳人,惊为天上色,中间心神震荡的几息。

贺云樱浅浅弯唇一笑:“我只是随口说的,公子高才,我若说得不对,请勿见怪。”

窦启明此时心头那骤然的一跳渐渐平复,也笑一笑,拱手道:“在下区区学子而已,万不敢妄称高才。姑娘目光如炬,在下佩服。”

“那这几个字算燕派么?”孟欣然身为安逸侯府的姑娘,书画之事虽不算太过擅长,欣赏的眼力还是有几分的,只是像贺云樱对流派这样敏锐,却做不到。

“不算。”“不算。”

贺云樱与窦启明异口同声地答了。

二人声音都柔柔的不算高,但毕竟是同时说出,叠在一处,孟欣然不由噗嗤笑了:“可见你二位才华是一样高的,居然这样齐整。”

贺云樱笑着去按孟欣然的手:“欣姐姐哪有这样笑话人的,我如何能与窦公子相比。”

“姑娘谦逊。”窦启明微笑摆手,“我今年确实在临燕帖,但同窗并无一人有姑娘如此慧眼。不知姑娘是师从哪一处书院?”

贺云樱刚要回答,余光却扫见窦启明身后不远处,一个锦衣少年摇着折扇,晃晃荡荡地踱步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厮。

看那脚步神色,竟似是冲着窦启明过来的。

“窦公子。”贺云樱轻轻用眼光示意,“这可是您的朋友?”

窦启明与孟欣然都顺着望过去,窦启明面上倒还好,孟欣然却厌恶地皱了皱眉:“这是荥阳长公主的小儿子,魏喆。”

贺云樱知道荥阳长公主是当今文宗皇帝的姐姐,先帝朝间下降昌敬侯府,婚后随驸马到移居淮阳。

她前世里好像还见过昌敬侯世子,但对这位满身纨绔之气的小公子魏喆没什么印象。

“窦大才子好兴致啊。”

魏喆果然径直朝窦启明过来,开口的语气便不善,手中折扇一张一合,看看书案,又看看插屏上悬着的字轴,啧啧称赞:“真是好字,难怪我大哥和表妹都夸你。”

因着贺云樱刚刚正在跟窦启明说话,站的距离并不远,魏喆这一近前,她立刻便闻到了一股混着脂粉香的酒气。

看来魏小公子来诗会之前大概走访了真花魁。

“谬赞了。”窦启明淡淡敷衍了一句,“二公子素来与书画之事无甚兴趣,今日不知有何指教?”

“我能有什么指教。”魏喆笑道,“您是大才子,大高人,文绉绉的话一套一套的,惯会糊弄小姑娘。前日里驳了我表妹的面子,说只想一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