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改嫁隔壁老王(106)+番外

冬麦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不过想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你以前在部队干嘛的?”

作者有话要说:有位jm提到了冬麦所说的“结扎以后不能生孩子”有问题,认为结扎了还能复通,冬麦是被误导了,这里科普一下。

关于这个技术,梳理一下时间线

1)20世纪70年代前,输精管复通皆用肉眼吻合输精管,因此复通率较低,约30%~60%,复孕率也仅为5%~35%。

沈烈去的是一个公社(镇上的)卫生所,这么低概率的手术,大夫未必告知,未必做过,当时普遍的观点就是,结扎了不能生了,对于大部分农村人来说,没条件做过那个手术,确实也就是这么认为的。

2)1983年开始,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输精管复通术上,使复通率大为提高,这里我们看一篇论文,是山东日照市某医院在1994年的报告,里面提到了“我们自1993年至今施行输精管显微吻合术14例”。

请想象一下,山东日照一个市的大医院,在1993年,一年施行的这个手术是14例,那么在本文的时代背景80年代初,又是镇级卫生所(哪怕是文中的陵城,也没有山东日照的行政级别大),对于这个手术的了解能有多少?

3)请看这句:行输精管绝育术时间越长,附睾损伤越大,复通和复孕的效果越差。西尔伯报告,如绝育术后少于10年,精子重现率可超过90%,大于10年下降至59%,复孕率也仅为10%~15%。

哪怕是显微镜技术下,输精管结扎时间长了比如超过10年,复孕率很低。

沈烈如果在80年代初做了结扎术,等到十年后显微镜技术应用于复通术,他复孕的希望也只能是专程跑到市里大医院去搏一搏小概率了。

综上,在八十年代,结扎复通应该只是少数大医院有钱人的手术(可做,可成功,但是却没有广泛推广应用,以至于社会普遍认知是结扎就不能生),本文中,那个农村背景下,那个医疗资源下,冬麦以为“就不能生了”我觉得四舍五入下,没大毛病,至于沈烈,要求他知道这个专业知识其实也有点为难他。

最后,附注读者“南南”的话:

我舅妈就是医生,她说过那个年代不论男女结扎了基本上就等于叛死刑了,很少有人复通了还能生的。那个年代医疗水平太差了,很多女性结扎时得了肠梗阻等各种后遗症。文中的小镇就更别提了,医疗水平更可想而知!

第46章 陪着回家

沈烈听到这话,神情略有些停顿。

冬麦意识到了,忙说:“那个,那个,不方便的话,你就别说了。”

她想起来,人家说,军队有些事不是随便能打听的。

沈烈却笑了下,淡淡地说:“也没什么,不是机密,只不过平时懒得提。”

他虽然在笑,但是说起这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笑意。

“我之前一直在中越边境上,就在者阴山,之前那里打过仗。”

冬麦觉得他的话太沉重,她也有些惊讶,她一直觉得打仗是很遥远的事,没想到原来国家还和人打过仗。

而沈烈竟然参与过。

沈烈:“其实挺惨烈的,一些同生共死的好兄弟死了,我所在的那个支队,活着的没几个。”

冬麦有些震动,也有些后悔,她想,她不该问沈烈这个。

沈烈:“我估摸着孙红霞突然要离婚,可能和那六十块钱补贴有关系,虽然我不知道她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但现在,我还是先和你说清楚。”

冬麦忙道:“你不用解释这个,补贴,有就好,没有也没什么,我觉得自己过日子,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

沈烈:“我能得一个月六十块钱补贴,但是我拿着心里有愧,因为经历过那些事,我会觉得活着很幸运,我那么多朋友都没了,没得那么惨,六十块钱补贴,我没法接受,我把他们寄给战友的亲人了。那些人,或者成了寡妇自己养着几个孩子,或者年纪一大把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都是我兄弟的亲人,我别的做不到,但是那笔钱补贴给他们,是我该干的。”

冬麦眼睛便有些湿润了:“我都说了我不在意。”

沈烈:“嗯,我知道,可还是应该让你也知道,那笔钱,国家会一直发,也许以后还会涨,但是那笔钱,不是我应该享受的。”

*************

回去路家,这个时候已经不少人过来帮忙了,之前采购的那些食材已经卸车了,几个帮忙的村人在帮着安置。

牛金柳看到冬麦,便笑,笑着打量她。

冬麦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嫂,你干嘛?”

牛金柳更加忍不住了:“我真是没想到,没想到!不过想想,其实还挺般配的。”

上一篇:山河故里人 下一篇:报恩[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