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漠天(149)+番外

作者: 雅澈 阅读记录

“希雅给娘娘请安,”我上前福身。

德妃从信纸里抬起头来,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胤祯来信了。”

她自得地笑了笑:“不是公函,私信。”

德妃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带着老式西洋眼镜,一字一句地读完。

似乎在这时候,她才想起我来:“希雅,拿去看看。”

我恭敬地接过来。信的开头还是千篇一律,说些什么皇阿玛、额娘安好之类,然后他略微提了几句战事的情况,毫无夸耀之词,只是客观地叙述。最后,他提起弘明兄弟的亲事来。

“胤祯立了很多战功呢,”德妃缓缓地说,“听说战报已经送到皇上那里去了。”

我说道:“也许皇上一会会过来的。”

德妃微笑:“希望如此吧,皇上龙体微恙,但愿能早日康复。”

那一天,康熙并没有来,只是让李德全传话,身体不适,暂时休养一段时间。但是战报的内容也传了出来:抚远大将军,十四皇子胤祯连战大捷。

八、九、十喜悦非常,十四党又成为朝中大臣的亲近对象。接着捷报频传,均言胤祯在西藏大获全胜。

“福晋,茶来了,”小菱说道。

猛地一伸手,茶杯应声跌落,我才反应过来:“什么?”

小菱欲哭无泪,望着自己滴滴答答淌水的上衣,也忘记了撇拭。

小兰连忙把茶盘端走,又对其她小丫鬟说:“快给菱妹妹找身衣服来。”

我不好意思地挠头笑笑:“我——我再多赔你几件吧。”

小菱苦着脸说:“福晋,还是算了。这半个月,您都赔了我十多件了。”

我疑惑:“有这么多吗——那么,以后我想事情的时候,别再上茶了。”

小菱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是想十四爷的时候吧。”

我心情很好地一笑:“差不多。还有想着怎么处罚丫头的时候。”

小菱立刻噤声。小兰作了个鬼脸。

当然,我承认,最近一些日子是有些魂不守舍,难道这能怪我吗?

康熙的赏赐一件接一件地赏了下来。

有赏给德妃的绫罗绸缎,母以子贵;有赏给我、弘明的,兰瑜,这个他不是特别喜欢的儿媳,竟然也得了赏赐;更有御制虎头鞋、金元宝,赏给兰瑜,作为她现在肚子里的孩子的礼物。我不时在思考,该不该替胤祯求个多罗贝勒什么的,以免将来胤祯从军队中回来,仍然是一个小小的贝子。

我把想法对德妃说了。现在我基本和德妃无话不谈,虽然起初做到这一点有些麻烦,但是我们有着相同的目标:胤祯即位。

德妃对胤祯所抱的希望越来越大,当初胤祯进藏,她还明显地表现出不安;而胤祯在西藏领兵将近一年,迅速扭转了不利战局,她非常满意,也觉得胤祯该再向上走一步了。

胤祯当初离开时,名义是代替康熙皇帝出征西藏——再上一步……

德妃觉得这个主意不好。她说,胤祯的威势正步步上升,现在去要求什么头衔,康熙也许会认为,胤祯恃宠而骄。而且,胤祯现在的地位,去要求一个贝勒,有些大材小用吧。

我苦笑道:娘娘,抚远大将军这个位子,可不大稳当呢。

德妃安慰我说,将来胤祯回来,皇上一定会有所安排的。我哑然。不错,可是安排胤祯的不会是虚弱的康熙了。

德妃看我一副担心的模样,笑着说,你这些心情可都摆在脸上了,将来怎么好。

我明白,她是指那个虚无缥缈的皇后之位。我笑了,想得最少的就是它,因为我从来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东西来看待。

从第一封捷报开始,后来每隔一个月就传来一封大小战功不断。

这些报捷的公函,仅有几封是胤祯所写,写得也没有那么夸张过誉,平淡朴实,叙述战况及清军伤亡人数,以及粮草辎重消耗情况。大多数都是由跟随在他身边的文官武官写成,吹得不少,但是还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赞扬胤祯治军有方,有效安抚当地百姓等等。

后宫不得干政,德妃能看得到的只有寥寥几封胤祯亲笔写就的公函,与我分享。通常我念给她听,不管是私信还是战报——德妃的眼睛已经相当差劲了。

念完了最近来的一封,我揉了揉眼:“在烛光下真伤眼睛啊。”

德妃问:“现在灯光很弱吗?”

我笑道:“不是的,娘娘,是希雅太娇弱了。”

德妃非常古怪地眯起一只眼睛:“现在呢?”

我疑惑地问:“现在什么?灯光吗?”

德妃点头。

“还是一样弱,”我说道,“娘娘,我叫玉蝶来换亮灯吧。”

“不必,”德妃微笑,“回去看看弘明吧。”

上一篇:农园医锦 下一篇:饥荒年代养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