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贤妻生存守则(267)+番外

“母亲为什么能支撑下来?因为父亲当年就没动过纳妾的心思,倘或母亲支撑不下来,哪有现在的咱们?静茹,别人如何说是别人,日子过得如何却是咱们自个儿的事儿……”

当年,姜氏生了王妃,因为是女儿,太夫人也不是没有要大老爷纳妾的心思,不过是被大老爷挡回去了。

“可我终究算不得贤惠的妻子。”

“那你觉得母亲不贤惠么?”

安静茹摇头,姜氏的这一辈子都教人敬畏。韩睿华微笑道:“我记得娶你过门的头一天晚上,父亲叫了我去,他就说了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家不是单单一个人就能称之为家?丈夫有妻子,有儿女,有父母……你已经做得很好,家里的事儿我可操心过半分?就连父亲和母亲那里的孝道你也帮我尽到了……”

安静茹定定地盯着韩睿华,仿佛要确定他这一番话都发自内心,朝哥儿从外头跑进来,就看到爹娘两两相望,他愣了愣,一转身跑了,外头传来朝哥儿的不大不小的说话声:“别进屋,爹娘抱在一起了……”

隐隐传来一阵笑声,安静茹很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按照韩睿华的说法,贤妻不是要帮丈夫纳多少个妾,而是让丈夫心无挂念在外拼搏,妻子生儿育女,照顾家里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这些要求,安静茹相信自己能做的很好,那么她就可以做到韩睿华眼里贤妻的标准,至于外人的说法,他不介意,她何苦去介意?

而证明一个男人的能力,也并非是看他到底有多少妾,多年后,当韩睿华官拜内阁,谁又会说他怕老婆?丢了男人的脸?

窗外瑞雪纷扬,红梅绽放出娇艳的颜色,将新年的气氛渲染的格外热烈。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

朝哥儿牵着盈姐儿的小手带着她慢慢地走路,定哥儿委屈地跟在后面,宝哥儿低声哄他,定哥儿说话还不太清晰,但也能听得出来:“你们都只喜欢姐姐,什么都给姐姐,剩下的才给我……”

前头的朝哥儿扭头道:“盈姐儿比你懂事,回头不都给你了么?”

贵哥儿眨眨眼,红了眼眶儿道:“你们都有妹妹,我却没有……”

盈姐儿听见后,扭头蹙着小眉头,道:“我不也是你妹妹么?还叫你一声哥哥呢,当哥哥的还学着弟弟哭,丢人不丢人?”

晨哥儿走在最后面,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出来了,那笑声穿透上空,惊起屋顶上觅食的雀儿们,在京城的上空盘旋,不远处有传来一阵热闹的爆竹声……(终章)

------题外话------

正文的内容到此结束,本来昨天就该结束的,结果被耽搁了。如果亲亲们想看番外,就留言吧,新文要等一段时间了,小果也要休息一下,另外,小果有两个构思,一个庶女,一个想写从卑微的丫头到总管的事儿,先说一下,庶女文的构思要成熟一些,丫头文还要细细想一想,但两个文都属于种田励志的。庶女文小果不想写和嫡母斗什么的,文风比较温馨。亲亲们如果想看,可以先不下架这本书,小果发文的时候会在这边发通知。

☆、001:姜氏

嫁入韩国公府那年,她已经快十七岁。

丈夫是韩国公府老爷的长子,母亲说她是最有福气的人,她这一辈子一定会走得很顺畅,她怀着憧憬和雀跃的心情让喜娘背上花轿,带着十里红妆风光大嫁。那个时候她也没有想到,自己一辈子走得那么艰难,这些事儿应该都有预示的吧?她十二岁开始议亲,十三岁定了韩国公府的大老爷,同年她未来的公公就因病去世。好在,即便未婚夫守满三年孝期也不会耽搁太多。

当时,她根本就没想到这些,灯光绰绰间,她的红盖头在一边吉祥话语中揭开,她忍不住抬头去看,就看到穿着一身喜袍,面如冠玉的夫君,她的心一片慌乱,紧张、兴奋而不知所措。

新婚是甜蜜而喜悦的,丈夫温柔体贴,婆婆和顺好相处,她进门还没半年,便顺理成章地接了婆婆递过来的钥匙。

她接了钥匙不到一个月,便张罗了一场婚礼,生怕婆婆说她料理的不得当,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小到一架屏风如何摆放,她也要琢磨半晌。忙碌了大半个月,二弟妹沈氏终于进门。

那时候,沈氏才十四岁,比她足足小了两岁,巴掌大的脸上,一双眸子活灵活现,很是招人喜欢。别说婆婆喜欢她,姜氏也十分喜欢她,两人嫁进来的时间相差不多,总是聚在一起说话,闲来做针线。相对来说,自己的丈夫比二老爷忙得多,在姜氏的印象里,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二老爷到底在干什么。

但二老爷看到大老爷,总是一副拘谨害怕的样子,姜氏也没放在心上,长兄为父,公公已经去世,大老爷作为兄长,管管二老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但姜氏也发现每每大老爷和二老爷在一起的时候,婆婆总是会用责怪的目光看大老爷。

姜氏私底下给丈夫说,希望他别板着脸对二老爷,丈夫就举出三老爷:“以前父亲在世时,喜欢三弟多过于二弟,三弟读书用功,将来必成大器,二弟再这般胡闹下去,终究害了自个儿。”

又道:“父亲离世之时,二弟尚且年幼,难免疏于管教,倘或我仍旧不闻不问,百年之后面见父亲大人,有和脸面?”

二老爷不过比大老爷小两岁罢了。

大老爷身为兄长,管束亲弟弟作为嫂子的姜氏也不能说什么,二老爷养了一身纨绔公子哥儿的习性,读书没有成就,谋了个闲散的武职,经常与一众人吃酒。好在一直没有惹出大事儿来,只有一次,二老爷酒后失德伤了人,幸而并未造成人命,二老爷被大老爷训了一顿。

隔天婆婆就把姜氏叫了去,问声细语地说了好些话,大抵的意思是,妻子在必要的时候该劝劝丈夫的言行。姜氏便知道是说大老爷不该当着众人的面儿让二老爷丢脸。二老爷已经成家立业,却是不该如此。姜氏也觉得丈夫有些过分些,那个时候,姜氏还没有察觉出婆婆的偏心,总觉得她对自己和弟妹都一样。

直到有一次,姜氏再一次被太夫人叫了去,不是大老爷的问题,而是她自己。太夫人指了指一旁的东西,姜氏顺着望过去,就看到一套上好的青瓷茶具。

太夫人和颜悦色地问:“你是不是送了老二媳妇一套?”

那是沈氏来她屋里,她瞧见沈氏喜欢,便送了她一套新的。两套这样的茶具,是她出嫁时的陪嫁,因着是南边名匠的手艺,随着名匠去世,留下的东西就愈发珍贵。姜氏点头,但也听出太夫人语气有些不对劲。只是没想到,太夫人接下来会说那样的话。

姜氏的娘家却是比沈氏强,可她真的没有要贬低打压沈氏的意思。她不知道这话是从何说起的,她给沈氏的东西,和她屋里的丫头用的一样,这样的瓷器虽不像古董一般值钱,但她总共也不过两套,怎么可能赏给丫头?

转念一想才想起来,陪嫁的路上,这两套茶具破损了一个,她将完好的那一套给了沈氏,剩下的才自己用,而损坏的那个,她叫身边的丫头拿去扔了。

就在姜氏细想的间隙,太夫人的脸色已经冷了下来,语气也不由得多了几分不悦:“她是老二媳妇,和你一样,你可知下面的人如何说她?”

姜氏真没听到下面的人说什么,从太夫人屋里出来,她回到自己屋里,将身边的人都叫来,才知道原来那个破损的茶杯,被丫头拿去使了。从而才打听到,下面的人都在说沈氏为人十分吝啬。

金嬷嬷道:“咱们府里三位爷们屋里丫头婆子的定制,除了三老爷还没成亲屋里短了几个人,大老爷和二老爷都一样,月钱是统一领了发下去,平常有什么打赏的,也是这样处置的。头个月二夫人屋里的嬷嬷将小丫头的月例扣了……就是平常跑腿传话什么的,夫人这里按照娘家的给发,基本是一吊钱,二夫人屋里有时候还没有,那些下人们还不都是见钱眼开的,给了钱说你千般好,不给钱贬的连东西都不如……”

姜氏这才意识到,她花钱大手大脚惯了,一来在娘家从来不会为钱发愁,二来就是现在出嫁了,她手里的嫁妆田、铺子每年都有一笔不小的进账,丈夫的银钱也都交给她。但她也并非是没有算计的,怎么花钱,花了值不值她心里都明白。才嫁来夫家,用钱的地方本来就多。

后来想想沈氏的嫁妆,确实比她少太多,而且都是没什么进账的。姜氏当即便训斥了那丫头一顿,让她把茶杯扔了,自此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她才说完了这些事儿,沈氏便寻了来,仍旧十分热情,两人还和以前一样亲近。

因为一套茶具就此疏离也确实不值得,但这事儿姜氏也下定决心要查一查,毕竟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结了恩怨以后还如何相处?

但查出来的结果,却让姜氏不好处理。这事儿说起来是沈氏自己屋里的事儿,沈氏有意要把二老爷屋里的大丫头打发了,偏偏寻不到好的借口,因此时常为一件小事儿给那丫头穿小鞋。

那丫头气不过,发现了沈氏每日吃茶用的茶具,姜氏屋里的丫头也有一个,后来一经打听,知道是姜氏送给了沈氏一套。沈氏才嫁来韩家,手里能用的现银却是不多,而韩国公府的下人们,一二两银子也未必放在眼里。

上一篇:世家庶女 下一篇:浮朱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