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42)+番外

拿起针线复又放下,和衣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功夫就睡过去了。

童若秋出阁,家里又少了一个姊妹,却好像一下子清静了许多。以前还有童若秋没心没肺地说些话,现在童若绾低眉垂目,童若瑶也懒得找话说,三姊妹都安静地坐着。廖妈妈服侍老太太吃饭,只偶尔听到一两声筷子碰上碗发出的声音。

刚吃完,张氏满脸笑容地进来,给老太太请安后,便笑着道:“一早就派人过来了,我也把庚帖……”

瞥见三姊妹也在,张氏连忙止住,颇具深意地看了童若绾一眼,不说了。老太太挥手叫她们散了,三人才起身,刚走到门外,就听得里头老太太问道:“可叫人打听过了?不求别的,也要是个清清白白的人家才好。”

张氏笑道:“可不是清清白白的人家,郑大人和大老爷在一个部里,郑夫人和嫂子还是旧识呢,也算是知根知底的……”

老太太道:“……这就好,眼下年纪也到了,留不得了。”

童若瑶禁不住看了童若绾一眼,只见她怔怔地站在原地,身体微微发抖,似是极力抑制着情绪。心中不觉一叹,穿过回廊,回到这边来。

如果母亲知道了,只怕又要急了。如今只希望大哥的婚事能说定,这样母亲才能少些烦恼。

郑夫人似是铁了心非要童若绾给她做儿媳妇,第二天就来见张氏,把八字合成的结果拿出来,自然是皆大欢喜。老太太点了头,张氏心里就别提多高兴,反正这个女儿是不能继续留在家里了。

童二老爷听说却着实惊讶,他还寻思着与顾家结亲。张氏冷哼一声道:“顾家家大业大,老爷也忒把她当回事儿了。顾家老夫人虽嘴里说三丫头好,谁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倘或昨儿秋儿出阁她老人家来了,有一两分可能也未可知,但昨儿顾家并没有来人,只把贺礼送来了。”

童二老爷答不上来,张氏又道:“郑家也没甚不好,清清白白,又是官家,再说对方是正正经经的嫡出儿子,老爷也不想想三丫头。”

一席话说得童二老爷彻底无语,只得惋惜地感叹连连。张氏又说童若秋回门的事儿,让童二老爷写下要预备的回礼,好找人出去办回来。

周氏听说郑夫人合了八字,情绪果然郁结,这一日,童老爹回来,亦是一脸的凝重,大有暴风雨降临的感觉。

晚上,周氏吃了小半碗饭就不吃了,童老爹也只吃了一碗饭,让童若瑶和童若远也紧张地吃不下,纷纷放下碗筷,看着二老。

童老爹鲜少如此,看起来虽是严肃的人,但和往日差别甚大,最明显的便是周氏只吃了一点儿,换做往日,童老爹会叫她再吃一些。可今天,童若瑶看了一眼童若远,在童若远眼里只看到迷茫。

陈妈妈觉得不对劲,走过来拿起童老爹面前的碗去添饭,童老爹才回神,见一双儿女紧张的样子,脸色才好些了。“我不吃了,给夫人再添一些来。”

周氏也示意不必添,又怕童老爹担心,补充道:“许是天气热的缘故,无甚胃口。”

“以前就听大夫提过,娘是阳热体质,明儿陈妈妈去市集买些荠菜和鸡蛋,荠菜切碎和鸡蛋一起炒。倘或能找到银丹草也好,拿来泡水当茶喝。”童若瑶一边说一边在脑袋里搜寻着以前大夫提到的话,用药固然来得快,焉知是药三分毒,还是注意饮食才好。这些东西原也不算贵,以前在李家村,院子里还种着这些。

陈妈妈记下,笑道:“小姐真是细心,若还要什么只管给我说。”

童若瑶点点头,周氏面前扯出一抹笑,童老爹怔了怔。依稀记得,自从瑶儿十岁开始,妻子吃药的时候便少了许多,想来也是多亏了瑶儿悉心照料。这些年自己一味读书,对她鲜少管教,却依旧这般懂事,越是这样想,越是觉得自己愧对瑶儿,脸色也愈加沉重。

童若瑶瞧见,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又补充道:“大夫说像娘这样的体质,最易虚火旺盛,到了夏季多吃寒性食物才好。”

童老爹喟然点点头,叫他们兄妹吃饭,他则往正屋去了。周氏似乎才察觉出童老爹的不对劲,忙跟着回去。饭桌上就剩下兄妹两个。

陈妈妈听了方才童若瑶的话,又问起哪些是寒性食物,童若瑶凭着记忆说了几个,“……这个季节大概也只有这些,可我并不知上京有没有。”

“有些是有的,苦菜最是常见,在乡下也有人挖来煮了伴着吃。”

“这样就好,如果陈妈妈能找到银丹草的种子活着有根的,倒是可以弄一些回来,栽在小花园里。那银丹草不但能泡茶,还能驱蚊,这样院子里的蚊子都能少许多呢!”

陈妈妈惊起地问道:“果真如此?我要好好找找了。”

说了一会儿话,见童若瑶和童若远都没动筷子,陈妈妈便过来收拾,童若瑶去帮忙,小玉进来道:“小姐,老爷今儿回来脸色就不对劲儿,你要不要去看看?”

童若瑶用眼神询问童若远,达成共识便从饭厅出来,刚到院子里,就听到正屋里传来周氏的惊呼:“老爷说什么?!”

童若瑶本能地扭头看了看童若远一眼,母亲鲜少如此,除非真的发生了大事。可到底能发生什么大事?

童老爹说了什么他们没见,周氏也再没有大声说话。只能瞧见窗格子上的影子,童老爹拥着母亲,母亲好像还擦了擦泪。

不寻常,太不寻常了。童老爹和周氏算是一对患难恩爱夫妻,在童若瑶的记忆力他们从来没吵过嘴,可在女儿面前也从来不会表现出恩爱的动作。然而今晚,他们……

夜幕下,童若远的脸色凝重的几乎凝固了,越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越是担心。可一切明明都好好的,能发生什么?

在院子里站了许久,直到童老爹扶着周氏离开窗前,兄妹俩最终还是没有进去,各自回房休息,却辗转反侧,很晚才睡。

最最坏的打算,也只能是他们的日子回到从前,这是童若瑶唯一能想到的,对他们一家来说,也是最最坏的了。

051:人心难测糊涂事

也许是自己的眼里不够,童若瑶很想从老爹和母亲脸上看出点儿什么,可他们一夜之间好像又没事儿了,老爹沉默地吃着碗里的米粥,周氏还体贴地给他夹菜。等老爹放下碗筷,她便示意小玉将帽子拿来,亲自给老爹戴上,又将褶皱的地方抚平,和往常一样目送老爹从新开的大门出去。

童若瑶忙给周氏添了一碗米粥,扶着她坐下,“再吃些吧,娘都没怎么吃。”

周氏摇摇头,略垂着头,怔怔发愣。童若瑶看了大哥一眼,用眼神告诉他,一会子她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童若远三两下吃了饭,放下碗筷出去了。

“娘现在不想吃,等陈妈妈买了菜回来,女儿重新做娘爱吃的也成。”童若瑶故作轻松地说着。

周氏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边不禁溢出一声叹息,便站起来让童若瑶扶着她回正屋去。

“你父亲年前来上京,幸而有你二叔照应着,一切才这般顺利。”周氏终于开口说话,却说起童二叔,童若瑶一时摸不着头脑,却微笑着附和道:“二叔对咱们的好,我心里都明白的,大哥也明白,偶尔听二叔说起,多亏了哥哥在,二哥才上进了。”

周氏叹口气,想到当年离家时,童二叔背着老太太和张氏,硬塞了些银子给他们。童老爹不要,周氏却想着不能太委屈了两个孩子,暗地里就收了。所以童二叔寻到李家村,童老爹脸色不好,她还是劝着请童二叔进屋。

这些年已经熬过来,过去的事儿就罢了。可是眼下,难道就这么算了么?

“今儿是你二姐姐回门的日子吧?”走到屋里坐下,周氏幽幽地问道。

童若瑶知道周氏心里急,童若绾的婚事也八字有一撇了,自己也只比童若绾小一个月,马上就十六岁,这之前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以后只怕更难。虽然童若瑶始终觉得十六七岁就嫁人,太小了些。可所谓入乡随俗,既来了这里,就必定要遵循这里的风俗。

“是,昨儿过去请安,老太太还和婶子说起这事儿,让咱们都过去呢!”

可周氏却说:“今儿你就不去了,在家里歇歇。”

童若瑶本能地一怔,却没有问,点头笑道:“那让小玉陪着娘过去吧,二姐出阁她没瞧上热闹,今儿那边怕是也热闹着。她以前是老太太跟前的,那边熟悉的人多,正好回去找她们说说话儿。”小玉也是忠厚的,自从来了这边,没事儿压根就不会过去。倒是那边交好的小丫头,偶尔过来看看她。

周氏勉强扯出一抹笑,自己的女儿懂事体贴,偏偏命薄。那笑还没抵达眼底,就收敛住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惆怅。

“娘,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爹爹出了什么事儿?”童若瑶正色地道,“女儿是女孩儿,自是不该过问这些,可女儿见娘您这样,心里也是不安的。”

周氏差点儿就说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抬头看着童若瑶。温柔的眸子掩盖这一层水雾,能窥见无奈、不忍、心疼。

童若瑶脱口而出,“是女儿做错了什么么?”

周氏忙道:“不是瑶儿。”

上一篇:长媳 下一篇:都怪父王过分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