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嫁(111)

姜若皎道:“今天我听世子说起了以前的事,您刚回到西南的时候很不容易吧?”

平西王太妃道:“岂止不容易,简直寸步难行,要不是我还差遣得动云家的旧部,说不准我们祖孙几人要给人生吞活剥了。”她拉着姜若皎的手,怅然地陷入到回忆之中,“我又不通政务,遇事只懂得用拳头说话,背地里不知多少人瞧不上我们。好在后来你们山长在朝堂被排挤得待不下去了,带着人回来说要开个书院,还给我们举荐了不少他的学生,我们才真正把西南大权给抓到手里。”

据说鹤庆先生有两恨,一恨藩王,二恨世家,入朝后提的举措都是在削弱藩王、削弱世家。

他既然是做这事儿出名的,于朝野之中自然树敌无数,先帝去世后他便被排挤出中枢。

他是个硬气人,眼看想做的事做不成了,当场挂冠而去。

姜若皎听着平西王太妃娓娓说起过去的事,不知怎地有种奇妙的感觉:她们山长痛恨藩王坐大,后头却在西南开了书院,源源不断地给平西王培养幕僚和各种人才。莫非他早就看出新皇昏庸无能,所以早早就谋划着要换个皇帝?

想到她们那位常年隐居山上的山长,姜若皎没把这个想法说出口。

祖孙三人正围坐在一起说这话,平西王就披着甲过来了。他身上寒光烁烁,透着一股子沙场拼杀养出来煞气。

见寇世子和姜若皎都在,平西王脚步一顿,对他们说道:“你们也在这儿正好,省得我再派人去找你们。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不要去鹤庆书院了,留在家里好好陪陪你们祖母。”

姜若皎心头一跳。

寇世子追问道:“为什么不让我们去书院?”

平西王看了他一眼,像是觉得他想去读书很稀奇。他说道:“最近那边人多眼杂,你们别去添乱,否则要是你们出了什么事还得派人去救你们。”他看着两个小年轻说道,“不用担心其他人的安全,我会派人驻守在书院外,不会让书院遭灾的。”

寇世子还想再说什么,姜若皎在旁边拉了拉他。

寇世子住了嘴。

平西王太妃问道:“你是准备去哪儿?”

寇世子闻言也看向一身铁甲的平西王。

平西王说道:“东南那边约我会盟,就约在鹤庆书院那边,我一会过去看看。”

这几个月陆续有各方人才来投奔他,也有不少郡县提出想投靠西南,只不过像这次这种整个东南靠拢过来的事是前所未有的。

要是整个东南都愿意支持他举事,那他等于坐拥江南粮仓,再不用愁粮食不够的问题了!

只是那边刚提出会盟,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们还没彻底摸清楚,还是得小心为上,所以平西王准备率着最精锐的亲卫前去参加这次会盟。

当然,他的兵马都已经就位了,哪怕东南那边不愿意支持他,他也会照原计划行动。

穿上这身陪伴他多年的寒光铁甲,就是为了表明他的决心!

不管东南那边是什么态度,他都会直接举兵北上!

第52章

平西王是来辞行的, 却没在母亲和儿子儿媳面前说太多,只简略地提到了会盟之事。

具体如何会盟,姜若皎她们却是无从知晓。

寇世子有点担心他的朋友们, 却也知道平西王说得有理,他们也就十来岁的小屁孩,跟过去只有添乱的份。

他们这样的身份搁在平时还好,可以到处玩耍。可眼下不一样,这节骨眼上他们要是被有心人把他们抓走威胁他爹, 他爹救是不救?

他们唯一能做的, 也就是乖乖留守后方不要拖后腿!

寇世子目送平西王迈步离开,只觉他们仅仅是回来休沐两日, 一切就天翻地覆了,压根没给他半点反应的时间。

不过想想也就知道了, 要是让他都反应过来了,京城那边焉有不提防的道理。

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打赢这一仗, 就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京城。

否则就是长久而惨烈的内斗。

那并不是平西王想要的结果。

寇世子等平西王走远了, 才与平西王太妃说道:“我想给岑宣他们写封信让他们小心些, 祖母你要不要也给山长写封信,以免他们毫无准备, 一会我让人一并送去。”

平西王太妃道:“你在信中莫提你父王的事,只说局势多变让他们少出书院就好。至于你们山长, 应当是不用我们提醒的。”

在平西王太妃看来,那个人这些年不断破例支持他们平西王府,应当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有些话即便不说出口,彼此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

寇世子点头, 讨来笔墨拉着姜若皎一起给朋友们写信。

两人把信写好让府中亲兵送了出去, 又陪平西王太妃说了好一会话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