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嫁(243)

等旁边的太医问其诊来,不等周老夫人说话,周老尚书就一一答了。

姜若皎两人到底是外人,没好入内陪着太医看诊,此时都在外间坐着。

他们听着周老尚书想也不想便说出周老夫人的起居情况,抬眸对望一眼,都觉当夫妻能当到周老尚书他们这样的可真不容易。

这便是白头偕老了吧?

周老尚书最后被周老夫人赶了出来。

看到太子殿下两人还在,周老尚书忙上前赔罪。

太子殿下自是不会在意被晾了那么一小会。

这次他请太医是请对了,太医还真看出点问题来。

往年周老夫人确实是忍忍就过去的老毛病,今年却是不一般,要是不及时用药可能会瘫痪在床。

周老尚书听后整颗心都提了起来,又是担忧又是庆幸。

要不是太子殿下二话不说请来太医,他们说不准还当是老问题,压根不会太在意。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当真瘫痪在床,怕不是没几个月就不行了。

而且还会走得格外不体面。

他妻子向来最好面子,如何能接受那样的事。

周老尚书再三谢过太医,又感激地朝太子殿下允诺道:“殿下若有什么想知道的事,只管来问老臣,但凡是老臣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太子殿下一点都不懂什么叫“施恩不望报”,趁热打铁地拉着周老尚书说道:“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您可要答应我想别回麟州去。”

周老尚书自然明白太子殿下的挽留之心。

他叹着气道:“过去那么多年,我没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本来想撑着这把老骨头回去看看的。我听闻陛下已经派兵去麟州屯田了,要是我临时变卦不走了,也不知陛下会不会生我的气把兵收回。”

开泰帝刚登基一年,根基还很不稳固,不少兵马都还驻扎在临近京畿的诸州,远一些的地方根本没顾得上。

北境如今还是靠聂大将军的聂家军在守着,这位聂大将军过去与开泰帝算是一南一北两员猛将,可两边隔得远,两边没什么交情。

开泰帝登基至今,聂大将军也没能从北境回来过,朝中不少人都猜测他兴许并不服气开泰帝这位新皇。

不少人为了开泰帝的皇位能稳固,要么让开泰帝找由头调走聂大将军,要么让开泰帝坐看聂家军和草原人斗,反正都不同意开泰帝往聂家军那边放粮放钱给人给军备。

北边本就地广人稀,兵马不足,粮食也不做,草原人还频频犯边,朝廷要是不派兵增援,也不知北境能支撑多久。

至少麟州快撑不住了。

周老尚书不想家乡遭罪,才一心告老还乡,想拼上自己这把老骨头打破朝中僵局。

他在先帝和废帝两朝都身居户部尚书这样的要紧职位,本就算不得新皇的心腹要臣,如今在朝中人轻言微,能做的也只有这么一点事了。

太子殿下不知周老尚书的思虑,闻言说道:“父皇怎么会生气,麟州那地方本来就是战略要地,总是要派兵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您要是担心的话,一会我就去找父皇说说!”

周老尚书没有拒绝,亲自送太子殿下出门。

他站在大门前目送太子夫妻俩相携离去,直至再也看不见那对小夫妻俩的背影,才独自回到府中,踱步走过抄手游廊前去寻他的老妻。

周老夫人正坐着看书等药煎好,见周老尚书心事重重地回来了,不由问:“怎么这副表情?太子不好吗?”

周老尚书道:“倒不是不好,只是这样的性情怕是容易遭人算计。”

他历经三朝,一直扎根户部岿然不动,见过的人、遇到的事自然不会少,只那么小半天的相处他便看出太子殿下心性至真至纯。

倒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身处东宫那样的位置,平日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怕不是会被人利用了去。

周老夫人含笑看着自己忧心忡忡的丈夫,稀奇地说道:“看来这孩子确实很不错。”

以前周老尚书见完废帝和废帝那些个不成器的儿子,回来可都是骂骂咧咧的,那曾为他们担忧过?

周老尚书横她一眼,纠正道:“别张口就这孩子这孩子的,那是太子殿下,小心让人听了去。”

周老夫人道:“紧张什么,我看当今陛下和太子殿下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怪罪于我。”

周老尚书闻言,不吭声了。

开泰帝和这位太子殿下确实很不一样,许是没再宫中待太久,所以行事与先帝、废帝以及其他皇子皇孙都大不相同。

有人觉得他们不像样,周老尚书却隐隐觉得也许这对“不像样”的父子会给朝野上下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