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偏安一隅(2)

作者: 一介墨迹 阅读记录

我转过头,看见了棺里的那个人,面无血色,妆容华贵,她依旧眉头微蹙,眉峰如山蜿蜒,似是闭眼的那刻,依旧不得安稳。如果得知本该是她最亲之人却也伤她最深那人,在她死时为她守灵,为她悲痛过一场,你说,她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皇后生前总说寻不到解脱,挣不开也逃不去,可眼下,她终于自由了,只是……她再也不能睁开眼,享受这久违的自由。

泪水从我脸颊滑落,承受不住那悬悬欲坠的重量,在棺盖上无声流淌。我·凝视着她再没了呼吸的面庞,轻轻合上棺盖,就像合上了生命的白昼。

我环顾着这过于喧闹的灵堂,万贵妃不知道在想什么,呆呆地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太后坐在楠木椅上扶着胸口急喘气,似也是受了刺激,各宫妃嫔垂头抽噎抹泪,却不知其中哀痛几分真几分假……众生百态,在这一刹刻画得未免过于淋漓尽致。

我看着宫人们抬起棺材,将盛放着一国皇后的遗体载往殡宫,看着满天纸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迷了人眼,恍了心神。天色依旧灰蒙一片,雨声呜咽,像是在哭。

建昭七年四月,皇后容晴薨。

“皇贵妃娘娘,容皇后薨,太后命您一同主持国丧。请娘娘稍后去殡宫,举行奠礼

皇后头七那天,举国齐丧,满城纸钱,纷飞如雪。按祖制,皇帝在佛前守灵三天三夜,为亡后诵经超度,短短几日,沧桑万千。若皇后娘娘知道皇上如此,会开心吗?

我知道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那些纠缠不休的恩怨往事,到底如风散去了。从此他不必再心怀愧疚,她也不再受情爱煎熬。

我一身素麻寿衣,跪在堂前,隐隐听到那人被穿堂风吹的零落破碎的话语。“容儿,再睡下去天都要亮了……你醒一醒,再看一眼朕吧。”这一别,便是永诀,从此她长眠陵寝,他独在人间。

那个陪他走过艰难岁月的,同舟共济的少女,终究断折于一朝无常,风霜满面。那年京都草长莺飞春光正好,她青葱豆蔻笑意盎然,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怎知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宫门侯府,从此葬送了她半生时光。

我踌躇再三,轻叹上前,握住了他的手,“皇后娘娘这般好,定能登西极乐……陛下节哀。”君明瑾疲惫的扯了扯唇角,“是其音啊……如今朕这副模样……叫你笑话了。”我破涕为笑,“皇上说什么呢,在臣妾心里,您永远都是英明神武,气宇非凡。”他摇头道“:“朕自持天下在手,可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身边的人,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

望着无边夜色,宫闱重重,乌鸦鸣哀,凉风朔寒。

“朕还记得,她嫁与朕的那一天,满城都挂上了囍字红绫,灯笼绵延十里长街……炮仗从东城门燃至西城门,喧响不绝……朕执着她的手,跨过马鞍子,步过道道火盆,她与朕三跪礼,六声拜,奉其为妻,尊其为正妃。可朕……还是没护好她。是朕负了她。”

我抱住他,仿佛也看到了当年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十里火红,凤冠生辉的盛景。皇后娘娘也曾莞尔娇羞,明媚含春。君明瑾也曾眸若星辰,笑如明月。把自己的手递到皇上掌中时,她也可曾想到……自己会有今时结局?

眺望夜色里的朱红宫墙,暮色苍茫,:“朕还记得她怀升平的时候,朕忙于朝政,整日与幕僚会晤,也没有多少闲暇可以分与她。”君明瑾苦笑了下:“她一个人学着做母亲,学着做王妃,学着做妻子,学着做儿媳……朕根本不知道,那时她的担子有多重,又一个人在深夜痛苦过几回,都说为母则刚,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昔日的少女一去不复返……那个会哭会闹,抱着朕说自己被谁欺负了的女子,已一步步变得越来越沉稳得体,越来越喜怒不形,越来越陌生。朕本该高兴的,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妻子,这样的皇后,有正妃典范,有正妃凤仪……可朕,又从来没有问过她喜不喜欢当正妃,喜不喜欢当皇后。人总是看见自己希望看见的,忽略自己看不见的……哪怕是帝王,可还是不可免俗。”君明瑾笑意凉而自嘲,:“是朕对不起她,朕听得进民心,却忘了,听她的真心。朕救得了百姓出水火,却看不到她孤立无援身处困境。是朕,亲手把她打碎了,重塑了一个根本不是她自己的泥人,演着被定好的角色。甚至,为了那些礼教框条,正妃之责,朕让她一个人承受了丧子之痛。”

我第一次如此接近地接触了这段往事,我心下无措。那是他和皇后谁都不愿意揭开的伤疤,也是谁都不愿意再回想的过往。“朕还记得,她分娩前日,京都下了第一场大雪,万里银装,朕还说,是祥瑞之兆,她生的孩儿,定会给大梁带来福气,朕自知不该沉溺于凡事幸福,朕肩上有重要的担子,有母后更深沉的期望,可彼时的朕还是无法抑制的,幻想给那孩子摇拨浪鼓,戴长命锁,陪这孩子一起长大。升平,平平安安,万世升平,是朕许的愿太宏大了,是老天要罚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