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长女当家(45)

作者: 君若倾言 阅读记录

杜少杰的爸爸杜俊山是军人,对他的教育非常严厉,听杜少杰说,他小时候父亲便给他定下规矩,他每天的生活都按照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执行。

所以杜少杰每次说起他爸都会抱怨半天,却还巴望着他爸爸早点将他调回城里。

而沈逸寒两眼盯着天花板,却在想刚才杜少杰说的话。

难道真如少杰所说,这个典型真的能让他回城更容易一些吗?

村部的广播一直在播放着沈逸寒的的事迹,中间还会插播一段革命歌曲。

从山里挖草药回来的苏微雨老远的就听见了村里的广播喇叭的声音。

她一听愣住了,说的正是沈逸寒见义勇为的事情,还说晚上要开表彰大会。

这是好事,因为救人成了村里知青点的模范,这或许就是因祸得福吧。

看来不论什么时候,见义勇为都是人人学习的好榜样啊。

大湾村的知青点就在村部的后面,苏微雨站在这正好能看到知青点的木板房,她驻足看了一眼,便挎着篮筐回家了。

表彰大会定在晚上六点钟,大会的台子搭在了大湾村小学的操场上。

第34章 主角不见了

盛夏的骄阳似火,地面被太阳嗮了一天,踩上去脚底板发烫。

此时随着夜晚的临近,热气在一点点消退。

偶尔还会吹起一阵小风,只是这风也带着热气,穿着汗衫也抵不住空气中带来的燥热。

稍微一动,便大汗淋漓。

听说村里出了模范,还是知青点的。

村民都早早吃完晚饭,仨俩一伙的带着孩子朝着大湾村小学而去。

大湾村的业余生活匮乏,村民常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

也没有什么娱乐生活,而村里要是开个什么大会,不亚于像过节一样热闹。

五点半不到,操场上就来了很多人。

会场上,拉起了横幅,红色的条幅上写着“大湾村知青点沈逸寒见义勇为表扬大会。”

会场都是就地取材,用四张课桌拼成了主席台,桌子上面铺着一块暗红色的绒布,只是这红色已经不那么鲜艳了,有的地方还被染上了蓝色的墨水。

主席台有些简陋,因为经费有限,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村民来观看表彰大会。

韩天顺坐在最中间,知青点的队长邵青阳坐在他左边。

知青队长邵青阳三十五岁,黝黑的皮肤,相貌堂堂,中等身材,双目炯炯有神,平时总板着脸,不苟言笑的样子看上去很严肃,知青点的人背后都叫他“邵老虎。”

因为二大队队长出门买种子没回来,便只有一大队队长和三大队队长出席。

没有开会之前,这底下的村民就成了一锅粥了。

知青们的到来,还是引起了村民不小的骚动。

这些年轻后生,嗮的黝黑,穿的与农村人不差二样,但是却又与农村人不同。

因为他们都有文化,而知青点的队长邵青阳就是高中文化。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知青,安静的站在那里,并不像是村中妇女一样扯着大嗓门高声的说笑着。

村里有个男青年叫马二楞是个孤儿,小时候得过病,将脑子烧坏了,头脑有些不灵光。

马二愣在人群中安静的站着,只是像被抽了魂似的瞅着女知青。

旁边的刘珍花眼珠一转,对马二楞说道,“二楞,知青点的女知青漂不漂亮?”

二楞点点头,嘿嘿一笑。

而后刘珍花又问,“想找媳妇吗?”

“想。”

二楞憨厚的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刘珍花眨巴着眼睛又说道,“那你喜欢哪个姑娘啊?”

被刘珍花一说,二楞还有些害羞了,脸色一红,憨憨的一笑,而后用手一指,“那个。”

二楞指着知青点的女青年。

村中的妇女们哄堂大笑。

刘真花又揶揄道,“二愣,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还尽挑好看的嘞。”

二愣只是傻傻的憨笑。

周围的人都笑的前仰后合的。

知青点的女青年也都偷偷抿着嘴笑着。

她们知道二楞虽然有些傻,但是人不坏,因为二楞经常给知青点挑水,有时候,还砍柴给女知青送去。

所以,女知青们听到后,并没有指责二楞对她们不尊重,只是感觉二楞憨傻的样子有些可爱。

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或许能敞开了笑笑。

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小学校的操场上,因为村长规定各家各户都要派人参加,院子站不下,很多人都挤在院外。

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坐在了一棵老槐树上,不时的揪着树上的叶子,朝着树下的人群扔去。

韩天顺戴着老花镜,拿着刘喜旺花了两个多小时写的表扬稿子,看了几遍,他怕念错了,出什么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