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本闲凉(138)+番外

一时间,京中的贵妇淑女们,殷勤串门的,不在少数。

就是陆锦惜也为此做了不少的功课,找了隔壁英国公府的叶氏坐了坐,了解了一下宫里的情况。

外朝不必说,自庆安帝登基以来,一直都是各党派倾轧不休,没个消停的时候。

那是男人们的事,陆锦惜现也管不着。

但后宫中的事情,就有几分让人思量的微妙之处了。

庆安帝萧彻,先皇的三皇子。

他是端妃纪氏所出,纪氏身份卑微,萧彻当时也不出色,所以母子皆不受宠。

今日能在皇位上坐着,都是因为十三年前那一场宫变。

都说是当年极为受宠的四皇子趁先皇病危,谋朝篡位,残忍杀害了先皇后卫氏与先皇嫡子,也就是当时才五岁的七皇子。

幸好永宁长公主及早发现,秘密通知了顾太师与卫太傅,这才阻止了其阴谋诡计。

之后先皇大行,遗诏宣读,果然是封七皇子为皇太子,在其去后继承大统。

但那个时候,七皇子已死,哪里能登位?

于是两大辅臣,便一道扶立了本没有什么出众处的三皇子萧彻。

萧彻登基后,之前谋逆的四皇子被圈禁,不久便病故;至于在宫变中不幸身亡的七皇子,则依照先皇的遗照,追封为皇太子殓藏。

次年,改国号为“庆安”,自此新朝开启。

萧彻生母端妃纪氏,一下成了太后;原本出身五品典仪家门的皇妃沈氏,也成了皇后,贵为国母,执掌六宫。

一般来说,这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如今后宫中局势颇为微妙,也恰恰因此而起——

当初萧彻不得宠,沈氏这般的出身才能成为其正妃。但在萧彻登上大宝之后,他已经是皇帝,天下的美人任其享用,更何况还正值年青?

有心思的大臣们,都把女儿往宫里面塞。

三年一度的选秀一开,后宫中的新面孔一多,皇后这出身就不够看了。

更不必说,后来还来了卫仪。

名满京城的三大美人之首,风华正茂,而且还是卫太傅嫡女。六年前刚进宫,就封了妃位,三年前又特加了“贤”字为封号,并赐协理六宫之权。

加之卫仪为人强势、手段厉害,没多久,阖宫上下,便只知贤妃娘娘不知皇后娘娘了。

“倒并不是皇后娘娘性子软和,是她的手段,没办法跟出身太傅府的贤妃娘娘比。”

“毕竟当初贤妃娘娘跟顾大公子走得近些,人都说她若是男儿,未必输了大公子去呢。”

“这个您想必比我更清楚的。”

叶氏走的时候,还不忘提点陆锦惜,清楚地说着。

“所以啊,宫里面说话最管用的,还是贤妃娘娘。”

“只不过,因为贤妃娘娘出身卫氏,乃是先皇后的侄女;先帝在时,太后娘娘还不受宠,与先皇后关系不好。所以太后娘娘,是不大看得惯贤妃娘娘的。”

“今次宫宴,她们都会到,你可自己当着点心。”

说完了这些,她才拍了拍陆锦惜的手,正式告了别。

古语有云,三个女人一台戏。

宫里的太后娘娘、皇后沈氏,还有贤妃娘娘卫仪,不恰恰好凑出一台戏了吗?

送走叶氏之后,陆锦惜倒是有些好奇起来:这一位昔年的京中三大美人之首卫仪,该是个何等人物……

毕竟,传言中,顾觉非可是为她离家出走且与顾承谦闹翻了呢。

于是,在这种饶有兴致的好奇里,眨眼便是十余日过去。

趁着这段空闲,陆锦惜倒是做了不少事。

头一件便是先前吩咐潘全儿搭理的花园竣工了,她里里外外查看了一番,颇为满意,便给潘全儿拔了个管事。

其次是请先生。

薛迟是拜了顾觉非为师,自顾觉非伤好之后就跑去学斋上学,成日里乐颠颠的,不需要什么别的先生了。

但她那天看提到先生的时候,薛明琅和薛明璃都很羡慕,于是也琢磨着给两个小姑娘物色了物色,联系了济南一位素有才名的女先生,就等着人过几天来。

最后才是薛廷之那件事。

毕竟这件事太过离经叛道,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被朝中酸儒们攻讦。

但如今正值议和,时机刚好合适,未必不可。

所以陆锦惜思前想后,便十分心机地先去永宁长公主那边探了探口风。

结果永宁长公主直接笑出了声来,竟然对她说了一番很不一般的话。

“此事何必这么麻烦?”

“如今议和,皇上都赏赐了你这许多东西,别人都没有,这是心中有愧,也做给人看呢。且都已经议和了,即便薛廷之身上有一半的异族血脉,又何足挂齿?”

“你切莫看低了自己,只管找个机会,求到皇上面前去,八成能成。”

她分析的利害关系,陆锦惜都考虑到了。

从议和的时机,到皇上的态度。

但直接求到皇上面前这种事,她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听了之后,不由有些诧异。

但永宁长公主没当一回事,反而还打量她,然后道:“你到底是吃错什么药了?先前对那胡姬生的小子转了态度也就罢了。这种动科举律例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儿戏。若一个不小心出了岔子,或者圣意难测,你要找谁哭去?”

话是这么说着,可陆锦惜见她其实并没有生气,所以也笑着回道:“所以这才先来问过婶母,盼着婶母给出出主意。若婶母说能成,我帮他一把也无妨;若婶母说不能成,我自然不敢多管的。”

听她这么说,永宁长公主便满意了。

左右她不胡来,拎得清一些,别再跟往年一样,就足以让人打心底里欣慰了。

谈完之后,用了会儿茶,她没多留,便也走了。

转天便是宫宴之日。

匈奴的使臣这两天已经到了京城,议和的典礼经钦天监算过了吉时,定在巳时初刻举行,也就是西洋钟的九点。

但陆锦惜却是天没亮就被拽了起来,穿戴洗漱,折腾了有一个时辰,辰时出门,两刻之后,便进了内皇城,到了宣治门外。

这时候,大臣们早都已经去上了早朝。

宫门外面候着的,多是王公大臣家的夫人或者老妇人,头上都顶着朝廷封的诰命。

有认识的,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但都不敢大声说话。

辰时三刻,宫门便开启,太监出来传召,请所有人入内。

命妇们一个接一个地进去了。

但轮到陆锦惜的时候,那个传召太监,也就是先前去将军府宣旨的太监,却把手一摆,道:“夫人,您往这边请。”

陆锦惜一看那方向,却是正宫门太和门东边另一道宫门,弘政门。

“那不是文武百官上朝时走的门吗?这……”

“您真是贵人多忘事,皇上前不久不还下旨吗?别的夫人是去赴宴,往后宫去。您是要先去观礼后赴宴,所以一会儿是要去太和殿。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还有长公主,这会儿都在了。”

太监笑了起来,依旧请她往那道门走。

陆锦惜没听见贤妃卫仪的名字,便琢磨了起来。

连这一位荣宠正盛的娘娘都没资格去观礼,自己这面子,或者说,薛况的面子,可真是够大的。

她弄明白了,便道了一声谢,跟着太监移步,到了之弘政门前。

那太监走得稍前一些,陆锦惜在后面迈步。

只是没想到,眼见着就要进宫门了,她眼前忽然落下一道银光,竟然是一杆沉重的银枪从旁边倒了下来,直接砸在她脚步前一尺之处!

“当啷!”

一声清脆又沉重的声响,地面上铺着的厚砖都跟着震动了一下,溅起不少灰尘。

陆锦惜吓了一跳,退了一步,才看仔细。

砸在地上的是枪头部分,擦得干净极了。顺着枪柄往上看,便能看见其上镂刻的蛟龙图纹。

一只粗糙的手掌,此刻就带着点漫不经心地,把在枪柄上。

陆锦惜抬眸,便恰好对上了一双已经有些熟悉的、玩味的眼。

方少行穿着一身金吾卫的盔甲,看着像那么回事,有些威风,但本该端正戴在头上的盔却歪斜得厉害。

人也懒洋洋的。

就背靠宫墙倚着,像没骨头;两手抄在一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哎哟喂,方大人,您可真是吓了咱家一跳啊!”

那太监可没料着这一出,听见声音回过头来一见,就是一个头两个大。

自打方少行被贬来当这巡京城、守宫门的金吾卫之后,乱子就没少过。

京中事情多也就罢了,要紧的是朝中大臣们上朝都有困难了 !

每次轮到这一位脾气大的方大人守宫门,但凡看哪个大臣不顺眼,那长枪长戟便往路中间一横——

他不让你过啊!

多少朝臣气得跌脚,但又拿他没办法。

要理论吧,赶着上朝;不理论吧,心里头憋得慌。就是告到皇上那里,参他几本子,也没啥用。

皇上说了,这么个功臣,都贬成了守门的,让他出出气也好。

大臣们还能怎么办?

这一口鸟气从此就这么受着了,如今已经过了有半月。

只是最近众人也想了办法,干脆让禁卫军那边别安排方少行来守宫门,他爱干什么干什么去。

上一篇:动画大师[未穿今] 下一篇: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