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路(29)

作者: 阿呆点点 阅读记录

这天下午,李童生将唐林叫了过去,将一本书递给了他,唐林定睛一看是《训蒙骈句》,有些不解,不知道这是要学什么,便问道:“先生,此书是讲什么的呢?”

李童生捋了捋胡子,说:“你现在还小,虽然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用到,但学一些也是不错,这本书你要多加吟诵,与你以后作诗大有好处。”

唐林看着自己手中的书,向先生行了一礼,他竟忘了,在古代,要当读书人,除了文章要写的好,吟诗作对也是十分重要的,想起以前在学校时背的那些唐诗宋词,唐林的身体抖了一下。

当天回去后,唐林先将《训蒙骈句》背了下来,吟诵几遍,至于其间的意思,就只能慢慢的理解了。

另一边,唐大海跟唐明他们交代好明天要去盘炕的那三家人,都是小河村里的,分别是隔壁的王大娘、村头的老王头还有村长他们家,王大娘和老王头是下手快,从山里捡了石头来盘火炕,村长是来唐大海家坐了坐后,专门去买砖头想要搭建的。

马上就到10月末尾了,这几天里,唐林他们家靠着给人盘炕,赚了不少钱,连镇子里的人都知道了,专门请他们去盘炕。可也因此,唐家在村子里免不了被人嫉妒,为了这,今天唐大海的弟弟唐大山也过来了,想要商量个对策。

“这些人真是闲得慌,我们家赚点银子容易嘛!就这,也要说嘴。”王氏一想到这事就生气,这几天她每晚都要数一遍钱匣子,看着里面的钱就乐呵,可还没几天呢,就听到这事儿,真是气坏了。

“好了,现在我们家太招眼了,本来送木头和林子读书,村里面就有人在说闲话,现在又靠着火炕赚了这些钱,可不得有那起子小人眼红。”唐大海劝慰道。

“是啊,大哥大嫂,你是不知道啊,现在连我家那口子都在说道呢,”唐大山苦着脸说,自从家里那口子知道大哥家赚了钱后,真的是天天念叨,不是要借钱,就是要让儿子也过来一起盘炕,真是难啊。

“爹,小叔,其实现在大哥和二哥也都会盘炕了,要不我从村子里挑几个人去盘炕,大哥二哥还有我小舅子也挑几个人去,我们几个带头的多拿点,一个炕拿60文,剩下的再给那些人,怎么样?”唐明建议道。

“这建议是不错,可这样一来,你那小舅子……算了,也罢,这样一来,村子里的人也不会多说什么。”唐大海想到要让给别人这么多钱,心里有些不得劲,可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爹,这盘炕还是林子出的主意,我跟小舅子说,每盘一个炕得给我们林子15文钱,签契约,让林子写,其他人也一样,这样就算别人学去了,自己去给别人盘炕,还是得给我们钱不是?”唐明脑子一转,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好。

“三弟这个法子好,我本来还想着要是帮忙的人学走了怎么办,这样一来,就不用想这么多了!”唐家老二高兴的说,自从家里赚钱后,媳妇儿总是要让舅兄也一起来,可这是老唐家的手艺,哪能这样给了外人,现在好了,大家都一样,也没什么关系了。

而唐大山更是抢先给自家孩子定下来了,打算明天就过来帮忙。

当天,唐明就让唐林写了几十份契据,可唐明也不清楚契据究竟是怎么样的,最后还是唐大海和唐石出马,将契据内容、条款都罗列了出来。

村里其他人知道了,都想让自家孩子一起,这去镇上做工哪有盘炕赚钱,就算只是去帮帮忙,一日下来至少也有20文呢。

一时之间,唐家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一下子王家婶子来了,一下子孙家表姑来了,唐大海仔细掂量了一下,总算把人挑齐了。

到了年前这一片几乎每户人家都有火炕,还有些人不怕辛苦,专门去了县城给人家盘炕,价格还能再涨上一些,可因为契约的关系,村人都会将定下的钱交给唐家。

这样一来,唐家赚的比之前还要多少许多。王氏拿着钱匣子,数着里面银钱,喜笑颜开,一下子年轻了五六岁。

第16章

因为帮别人堆砌火炕,唐家赚了笔银子,过了个好年,家里每个人都增添了一件新衣。

在开春的时候,还将要将房屋修葺一下,唐大海本想建几间砖瓦房,但考虑到还有几个孙子要读书,花销大,还是要节省一些比较好。

年后,唐林开始纠结,当初想着造纸,是因为家里没什么银子,可这次因为火炕,家里存下了不少银子,不但大哥和自己读得起书,就算日后森森和阿宝想要读书,也是能勉强供起。

但是,火炕这钱也赚不了多久,只怕明年县上、镇上的瓦匠们就能盘出比这还要好的火炕了,再加上火炕是能长久用的,去年只不过是因为大部分人家都没有火炕,所以才会赚得这些银钱,今年怕是会少上许多,明后年恐怕就赚不到什么钱了,而家里却要有好几个人念书,日后两个姐姐也要出嫁,只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