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谋士(100)+番外

如此瞎折腾了一晚,自是一无所获。

燕清也不敢在主公在身畔的时候入睡了,怕自己神志不清时兽性大发,对吕布行大逆不道的侵犯之举。

又有一身粘腻潮湿,极其不适。他几乎是度秒如年地期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天初初破晓,才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意志坚定地不顾吕布劝阻,直接出发了。

吕布原非要派赵云送他回许,被燕清断然拒绝。坚称袁术即将归来,两军交战,不正是武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豫扬两州紧靠,自寿春回许,路途完全称不上不遥远,他不打算走官道,派几名亲兵护一程就绰绰有余了,何须大费干戈,何况带多了反易惹起袁术军所派出的斥候骑兵的注目。

吕布虽明白道理,却仍是不情不愿,倒是一旁听着的徐庶颇认同燕清的想法,帮着说了几句,吕布不好一意孤行,才板着张脸同意了。

正如燕清所料的那般,他只带着几个随从,轻骑上马,又是日夜兼程,不过数日就回到了许县,途中顺顺畅畅,并未遇到任何波折。

又因蔡邕一行还没到此处,燕清不慌不忙,先去张辽官邸上寻他去了。

见着燕清,张辽既惊又喜,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遍,似连珠炮般地问道:“先生不是在寿春么?是何时启程的?又是因何事回来?主公怎不提早通知辽一声?这回派了谁护送您回来?”

燕清调侃道:“文远日理万机,清不过回来一趟,岂敢劳动大驾?”

张辽却正了正色,严肃道:“这些话可折煞辽也。于公,先生功高劳苦;于私,先生有赏识提携之恩,日后无论大事小事,只需交代辽一声,无敢不从。”

燕清无奈道:“文远切莫夸大其实,凭你之骄勇智谋,要在致力举贤任能的主公麾下出人头地,定不是桩难事,清怎能妄揽此功?”

这却不是燕清胡乱谦虚,史上的吕布对张辽也是颇为欣赏的,先是提拔他做了骑都尉,后来还任命他做了鲁国国相。

见张辽还要再说,燕清忙打断道:“清此次前来,却是有一事想问文远。”

张辽爽快道:“先生请问,辽定知无不答。”

燕清轻咳一声,淡定道:“文远府上,可曾遇清所派之人索取酒酿?”

“先生何做此问?”张辽诧异道:“据辽所知,并无此事。”

不等燕清稍稍放心,张辽就通过‘酒’这一字想起了另一茬,随口笑道:“倒是伏义在临行前向辽要过几回。他不是从不饮酒的么?也不知何时改了性?”

“……”

燕清头疼地揉了揉眉心——他就知道郭嘉那可恶的酒鬼不会只找一个人要酒喝。

有道郭嘉批命奇准,对人的性格把握一道可谓出神入化,如今一看,果真名不虚传。

知张辽虽年纪轻轻,却精明老练,圆滑而有谋略,又数次随燕清出行,对燕清的喜好了解定会更深。

向张辽要酒,穿帮的可能性极高,远不如向沉默寡言,又忠厚老实的高顺赵云要来得稳妥。

只是燕清还没来得及回府找郭嘉来个秋后算账,途中就被贾诩给截住了。

“重光来得正好,”贾诩叹道:“又有天子急诏。”

第52章 天子急诏

董卓死后,因燕清处心积虑地拐了毒士贾诩,又提前安排高顺去杀了李傕四将,余党要么被一并肃清,要么罪轻蒙赦。

没了出毒计的智囊,也没了兵力强盛的李傕四人领头,单凭张济那孤立无援的一军,又怎掀得起什么风浪?

他瞧着大势已去,赶紧解散了部队,只带着最死忠于他的一小撮人,马不停蹄地逃回家乡武威,开始了低调躲藏的日子。

可叫一个当惯了横行霸道的土匪的人,学会就此洗心革面,安分守己地过日子,无疑是天方夜谭。

跟着董卓东征北讨的那些时日,一个“恶贯满盈”的评价,张济绝对当之无愧:要知道陈留、颍川等地之所以会满目疮痍,就与他前年击破朱儁后,放任部下肆意烧杀劫掠有莫大干系。

惶惶不安地过了小半年,张济先是得知了那让人闻风丧胆的第一猛将吕奉先,根本没有留在长安保护圣驾的意思,而是自请去离得老远的豫州述职了,万分滋润地当起了一州刺史。

除了日渐老迈的老将军皇甫嵩外,长安可堪大用的武将屈指可数,反观不事生产、能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唇枪舌剑的文官倒有一大堆,况且经董卓的祸乱后,他们自己也要好好恢复元气,怎么可能腾得出充足的人手来征讨躲到西凉老家的董卓旧党?

张济一想通这些关节,心思就重新活络起来了。

他一边继续静观其变,一边与侄子张绣一起收拢旧部,没等多久,就等来了似是吉兆的信号——马韩二军联合去长安近郊滋扰住民,朝廷果然软弱无力,不但没组织起兵势驱赶,反派出文官来宣布了给马韩二人的册封,譬如马腾一下就从小小的偏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威武响亮的征西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