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爱在金正(146)

作者: 有毒的大米 阅读记录

现在军中一改只知道为大帅拼命,而不知效忠朝廷的风气。

现在刘德妃的父亲,除了自己的亲兵和几个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在军中的威望下降了很多。已开始起不到对皇上威慑的作用。

连带着刘德妃在宫中的地位也下降了好多。

皇上已快有半年没有宠幸她了,就连刘德妃生的五皇子也受到了皇上的冷落。

刘德妃将这一切的怨恨统统加到了庆贵妃的身上。

凭什么自己只能偷偷摸摸的和外臣接触,而她却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凤祥宫接见大臣。

凭什么自己每日卑躬屈膝,只得到了皇后和太后不冷不热的对待。

而她也没见干什么,却让皇后,太后喜欢得罔顾了祖宗的规矩。

皇后那个贱人也真是没记性,想当初庆贵妃那样不将她放在眼里,她却一点都不记仇,像只摇尾乞怜的小狗围着那贱人转圈。

刘德妃恨得咬牙切齿,戳着布偶的动作更加凶狠用力。

自己就这样认命了吗?

不,绝不。

不能让那贱人生下孩子,不能让她活着。

先解决她肚子里的孩子再说,刘德妃的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辽东的战事非常顺利,基本攻占下了一半土地。

土地改革,移民搬迁的事情开始全面铺开。

对世家断其出口的打击也开始加快了进程。

皇上为了安定民心,借着御驾亲征的名义前去探视。

顺便为自己开疆扩土的丰功伟绩再添上一道亲征的光环。

庆贵妃怀孕四个月,在皇上走后不久,后宫突然流传出一种奇怪的谣言。

据说庆贵妃肚子里的孩子不是皇上的龙种,而是她和六王爷私通后的孽障。

关于庆贵妃如何和六王爷相遇。

庆贵妃如何爱慕六王爷,茶饭不思,在宴会上当中吐露心声。

后来六王爷如何对庆贵妃动了爱慕之心,在景阳阁偷偷的约会。

现在更是频繁的出入凤祥宫,凤祥宫的下人如何不小心撞破了两个人的奸情等等。

这些流言在后宫和朝中大臣间绘声绘色的流传,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焦点话题。

吴衡的侧妃听说后向他提起,指引来了他嗤之以鼻的对待,并没有足够重视。

没想到谣言愈演愈烈,说的有鼻子有眼,就好像亲眼所见一般。

吴衡这才起了疑心,派出了宫中的人手开始暗着查访。

终于这股风刮到了太后的耳中,太后大怒,叫来皇后商量。

皇后下旨开始彻查后宫,誓要找出谣言的制造者,一时间后宫鸡飞狗跳。

庆贵妃知道后只是坦然一笑。

自己断世家商路的计划正在关键时刻,哪有闲心理会这种无聊的事情。

手里有着协助皇后治理后宫权利的刘德妃却借机跳了出来。

在抓到几个造谣的宫女,太监后,进行了残酷的拷问。

其中有两名居然是凤祥宫的小太监,一切关于庆贵妃的谣言都是由他们传出来的。

小太监却信誓旦旦的发誓,这一切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再还没有来得及经由皇后亲自审问的情况下,就因伤势过重一命呜呼了。

刘德妃在牺牲了两名辛苦安插到凤祥宫的心腹后,终于掌握了事情的主动。

有了庆贵妃红杏出墙的第一手证言。

太后和皇后也对此找不到继续追查下去反驳的理由。

刘德妃更加张狂的开始了她的下一步行动。

到凤祥宫抓了几名贴身伺候庆贵妃的宫人,进行严刑拷打。

其中穗儿和小德子经不住严刑的逼供作了伪证。

这终于让刘德妃找到了向庆贵妃下手的证据。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出宫避难

劳累了一天的庆贵妃躺在贵妃椅上哀叹,书房的桌上还堆了一摞奏折。

这皇帝还真不是人干的差事,每天自己累得像狗一样的批阅奏章,第二天又会送来一大堆。

也不知道那些垂涎皇帝宝座的家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拼了命的抢破头。

要是换了自己情愿做个闲散王爷,有吃有喝怂心不操的安心做个纨绔。

日渐突出的肚子让庆贵妃的行动开始笨重起来。

臃肿的身子让她不再适合东奔西跑的到处见人。

只能每天坐镇凤祥宫,听着前来汇报的大臣,告诉自己朝中发生的一切。

明面上皇上走时,由冷星海和吴衡负责监国。

可实际上处理朝中事物的却是她这个一介女流。

庆贵妃和冷星海的关系早就不像刚开始的那样一触即发,暗流涌动。

反而变得平和,在暗中的全力支持庆贵妃起来。

看着国家一天一天强盛起来,国库一天一天丰盈,皇权一天一天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