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104)+番外

商定好之后,宋锦带着她一起去了桂花潭村。吴枝花早知道她要回来,煮了一锅绿豆糖水,用小铁桶装着放在后院的井里面冰着。

“还是阿姨手艺好,我在外面买的都没有这个味儿。”严如玉嘴巴甜,把吴枝花哄得很开心。

宋锦则直接进入正题:“妈,我们把要做的帽子带过来了,你看看能不能行?”

吴枝花接过那几顶帽子,仔细的端详了一下:“不难,不过到时候得把它们都拆看看,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只要有合适的面料,再照着裁,就可以了。”

严如玉拍胸脯:“阿姨放心,面料我来搞定。”

“还有,如果是要大量做的话,她们都要求提供针线。”吴枝花说的是她之前照的那些做工的妇女们。如果只是几顶,那用用自家的针线就可以了。但如果是这种大量的,针线上的损耗却不能不考虑。

“那是当然,到时候会一起买过来。”宋锦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她看了看四周:“爸呢?”

“去田里看稻子去了。”

宋锦皱眉:“现在太阳还那么大,他还去看什么稻子啊”

她和宋一成赚到钱之后,都劝爸妈不要太累,田里收成差一点也没什么,能把公粮给交了就行了。而且他们现在都不在家,就两人吃饭,能吃多少米啊。

碰巧宋永丰回来了,脱下脚上的胶鞋,冲了一把水,憨笑:“这好不容易种下去的稻子,肯定得好好的看着,不然不就白种了。”

“那您也别这么大太阳的时候去啊。”宋锦抱怨了几句,然后问他:“爸,那你有时间吗?我这儿有几个木架子想要让你帮我做一下。”

宋永丰看了看她递过来的图纸——还是在家的时候她根据女儿的描述画出来的,点了点头:“这个容易。等到时候去后山砍一棵树就行了。”

之前村里分田到户的时候,把山林也给分了一下,宋家分到了自家屋后那座山的一部分。村里人要做家具的话,一般就是去自己的山上砍几棵树,再找木匠。

“你忙得过来吗?”宋锦这会儿却不确定了,她收起图纸,“算了,要不我去找其他人吧。”

“找其他人干什么!浪费钱!”宋永丰吹胡子瞪眼的把图纸给抢了过来,“放心吧,我现在每天也就是去田里转悠半个小时,轻松得很。这离收稻子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就给你把这东西做了。”

宋锦想起来:“对了,爸,收稻子的时候我可能回不来了,我和宋一成商量了,到时候给你们找几个帮工。”

村里人口多的家庭,应该有人愿意赚这个钱。

宋永丰和吴枝花一口回绝:“浪费这个钱干啥,你们忙,我们就慢慢收呗。只要不下雨就不急。”

老人家终究是舍不得这个钱。

严如玉放下糖水碗,笑道:“叔叔阿姨,你们就听宋锦姐的吧。不然他们在外面忙着的时候还得担心你们。再说了,我宋锦姐现在出息了,请几个帮工的钱还是出得起的嘛。你们可等着吧,后面的日子肯定还更好呢。”

被她这么一夸,宋永丰一向严肃的脸上都止不住的笑。出息了就好啊,他们这一辈子,不就是盼着儿女能够出息?宋锦刚离婚那一阵儿,村上的人都对着他戳戳点点,他知道这是在笑话他这个曾经的大队书记,居然教导出了一个离婚的女儿!他虽然面上不显,但同样是愁得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好,不是愁自己的面子,而是想着这女儿以后可咋办?要怎么生活?可没想到,就这几个月的时间,她就在市里面赚上钱了,还开上店了!

宋永丰和吴枝花只觉得自己在村里行走的时候,腰杆都能挺直几分。

严如玉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就去找了采购部的老杨。

她把老杨拉到角落里窃窃私语:“老杨,你熟悉的那几个纺织厂里,可不可以给私人供货?”

老杨诧异的看她一眼:“你自己想要买布啊?”

严如玉点头,加上一句:“很多。可能要好几匹。”

“那么多?你要干嘛?”一匹布有三十多米,除非是做布匹生意或者是裁缝店,不然没人会一匹一匹的来买。

“我一个亲戚想要做点小生意。”严如玉含糊的说道,她现在还不想把自己和宋锦做生意的事情告诉别人,“我不想着你和纺织厂的关系比较好,能拿到一些外销的布还能有更好的价格嘛。”

老杨和严如玉关系还不错,而且想到严如玉她爸的关系,很豪爽的点头:“行,你如果要得多我还真不敢答应你,尤其是外销的布,现在可不好搞。但几匹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你要啥样的?”

她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他。她们打算先拿贝雷帽来试试手,这就需要两匹布,一匹是外料,打算找柔软的略有点厚度的毛织面料,另一匹则是用来做里料。现在毛织面料大部分外销,出口创汇,而国内卖的,反正整个柳市卖的,都是颜色单调,花色也一般。所以老杨可以搞到外销的话那最好不过。

上一篇:在狗血小说里敛财百亿 下一篇:嫡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