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197)+番外

严如玉正在和婶子们讲工序。她们在车间里挑了两个工人,专门来做这个小项目,这两位工人负责半成品的制作,用缝纫机车出蝴蝶结和花瓣就可以了,之前做帽子的废弃边角料现在都由统一的人收集起来运到她们这里。做出来之后,再把半成品带到村里来,由村里的工人们负责珍珠圆圈扣、花蕊圆扣的手工钉制和整体的缝合。

“这两种,珍珠的做一个五分钱,花朵的做一个三分钱。”严如玉报出工价,“婶子们觉得怎么样?”

桂花潭村的代表也是个能干的婶子,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事情和做帽子不一样,做帽子难度更高,而这个其实不难,手快的话几分钟就可以做完一个。一个单价高,一个是量大,一天可以做个几十个,这样算下来的话也能赚个几块钱。而且这个其实家中闲着没事的男人、老人甚至是小孩子都可以做。而现在刚好农忙已过,基本上都有大把的时间。

于是婶子们都欣喜的点了头,觉得没问题。

现在的帽子制作,大多数都转向了厂里,只有最简单的裁版和有的帽子上点缀的花朵和钉珠的部分还留在了村里,裁好后统一收到工厂里去做。这也是宋锦和严如玉商量出来的策略——机械能搞定的事情,就留在车间,而这些比较琐碎费时间的人工活儿,就拿到村里来做,两者相结合,才能更高效。

宋泠和宋绣留在家里和婶子们一起做了几个,宋绣做得津津有味,宋泠做了一会儿后坐不住了,便打算偷偷溜到后门去,她想要去找宋英和宋莲玩。

刚出后门,她就惊呆了!

原本后门有一块坪,她外公外婆家和宋英宋莲家就在坪的两边,正好呈一个L型。她记得,宋英宋莲家只有一层,底下是砖,但可能后来建的时候没钱买砖头了,就改成了泥砖,两截颜色十分明显。但现在放眼望去,她们家那栋房子却不见了,变成了一栋三层楼的红砖房!只是最顶上那层还没有封顶,钢筋朝天上竖着。

她蹬蹬蹬跑到屋里面,问吴枝花:“外婆,外婆,宋英宋莲她们家搬走了吗?”

第63章

听到外孙女这样问,吴枝花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笑道:“不是,那就是宋英她们家,把原本那个房子推到了,然后建了新房子。”

从年初就开始搞了,她和宋永丰看着心烦——当然并不是因为噪音——索性就时不时的跑市里面,既能帮女儿带带孩子,还能眼不见为净。

在这边留下来做手工的一位桂花潭村的婶子笑道,眼里带着点羡慕:“他们家是发达了哦,建了这么大的房子,据说花了快几万块,启发他娘天天在外面嘚瑟。”

坐着的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八卦开了:

“就是你们村做合会的那个宋启发?”

“可不是。赚了好大的钱,说建房子就建房子,还建了三层楼,现在可是我们村最高的一栋屋了。”

“他是真的做得蛮大的,我娘家那边,和这里隔了好几个乡,都听说了他。”

“据说连县政府都有好多人在他这里放钱的。”

年后,合会逐渐的从各个乡里蔓延到了县城,严如玉也是接触过的,她爸在家三令五申不准他们参与这些事情。她也听宋锦和她说起过宋启发的事情,就好奇的问:“那你们在他那里投钱了没?”

几个妇女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有一个不好意思的道:“我投过一次。”

旁人惊呼:“他那会费可不便宜,一万二呢!你哪里来的钱?”

“嗐,自己一个人肯定没钱投。我们都是十几个人在一起筹的钱,出得多的到时候分得也多,出得少的就分得少。”

“赚了吗?”宋锦也好奇的问。

“赚了,一万二,三个月后拿回了一万八,我最后赚了有四五百。”那婶子得意的说道,满脸笑容。

别人就说:“那你现在怎么不去投?”

“他们继续投了,我没投。”那婶子顿了一下,有点犹豫,“就赚是赚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拿着这个钱吧,老觉得有些心里慌慌的,不踏实。后来我想了想,这做人呐,别太贪心,赚了这一回就可以了。”

旁边也有人轻笑:“其实我也投了,不过不是在宋启发这里,是在我们村的一个大娘那里,息钱没他的高,我投得也少,但也赚了有一百多了。”

宋锦就劝她们:“这种天上掉馅饼的赚钱法子,婶子们还是见好就收,赚了一次可以了。可千万不要想着能一直赚下去。就像是平时打打牌可以,但大赌就要不得了。”

在场的妇人们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最起码现在这个时候是附和她的:“就是,我们啊,还是觉得现在这样赚钱比较舒坦,一天几块钱几块钱的,踏踏实实,心里不慌。”

上一篇:在狗血小说里敛财百亿 下一篇:嫡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