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1014)+番外

第三封是封王的圣旨。第四封则是册封公主。

而接下去的第五封第六封等等,都是提拔或革除一些人的官职。天和帝似乎想要一日之内将所有的话都说尽一样,直到右相的手都写酸了,他才停了下来。

他看向温太傅,说道:“太傅,您自朕年幼之时,便悉心教导于朕,朕自感激不尽,钦赐丹书铁券于你,可保家族绵延。往后这大魏,就请太傅您帮朕看着了。”

他又对关太保说:“关太保,这京中大营,关系复杂,党派之争日益严重,需要有人帮朕镇着,朕赐你尚方宝剑,若有人不听,您直接砍了他们便是。另外,军中将领寇静,是个可托付之人,还望太保多多费心,帮太子留个可用之人。”

“左相,右相,你二人年事已高,有些事情,就不要过分执着了。朕知道你们一心为了大魏百姓着想,可天下苦党派相争久矣,还望二位能约束其身。太子年幼,正需二位共同扶持方可。”

天和帝掏心掏肺的一番话,让这几位老臣都抹起了眼泪,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愧疚。

最后,他对淳亲王说:“三弟,这大魏的江山,就托付你,替我看着了。若太子有违制之事,你身为叔父,只管教训便是。我要先走一步了。”

淳亲王哑着嗓子应了一声是。

天和帝微微一笑,闭上眼睛,身子往后靠了靠,而后,再没有起来。

长廊上,虞秋拿着自己的课业兴冲冲地往乾元宫跑去。

“铛——铛——”

幽远绵长的丧钟响起,天下之人皆缟素。

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皇后,听见这个声音后愣了许久,而后便大笑出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也不曾停下。

……

早朝之上,太傅宣读了一封又一封天和帝的遗诏,其中最后一封,便是传位于太子的诏书。

“恭迎……太子殿下登基!”张福海站在高台之上用力喊到。

群臣一同下跪,齐声高喊:“恭迎太子殿下登基!”

大殿之外,身着龙袍的虞秋,用力眨去了眼角的泪水,肃着一张小脸,望向一旁的楚辞。

“先生,父皇将我托付于你,还请你陪我走完这一段。”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楚辞微红了眼眶,伸出手,最后一次,摸了摸他的头:“臣,定不负圣命!”

他牵起虞秋的手,一步又一步,坚定地,领着他朝那至高之位走去……

第525章 番外一漳州府后续

楚辞最近忙得脚不沾地, 新帝登基要开恩科,从五月起, 提学司里就没一个人是闲着的。

周提学对楚辞寄予厚望,将指定各省乡试主、副考官的任务分派给了他。

这主考官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首先考官不能监考户籍地,不同籍的官员也不能互相监考属地,以免交叉作弊。

再然后,以前监考过的不能重复去同一个地方,任上的官员不能和监考官有牵连。除此之外,主考和副考也不能总一起搭档。

另外,对考官们的学识和人品也有一定的要求, 为人不能太过偏激, 以免有失公允。

条条框框规定下来,楚辞头都大了一圈。

他从户部取来和教育系统相关的官员履历后,就废寝忘食地看了起来,恨不得扎根在提学司里不出去。

“楚大人,寇将军已经等在外头了。”放衙后, 分给楚辞打下手的官员进来提醒道。他已经习惯,那位寇将军每次放衙后,都过来等楚大人一起回去了。也不知两人的府邸是不是离得很近。

楚辞抬起头,才发现外面有些暗了。他心道, 怪不得看不太清纸上的字了, 还以为是眼睛要坏了。

“李大人,你帮我告诉寇将军一声, 让他先回去吧。顺便再帮我点几支蜡烛放屋里,我再留一会。”说完,他又埋头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 屋子里亮堂起来。楚辞头也不抬地说了声“谢谢”,并表示李大人可以先行回去。

迟迟未等到回应,楚辞疑惑抬头,然后笑了。

“你怎么又进来了,我不是让你先回去吗?”他不顾形象地抻了抻身子,又举起拳头捶了捶肩颈,“快来帮我按两下,人都坐僵了。”

寇静眼里有几分无奈,他走到楚辞身后,拇指抵住他后颈的穴位,力度适中地帮他放松身体。楚辞舒服地喟叹一声,整个身子懒洋洋地往后一靠,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寇静说话。

按了一会,他觉得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便拉着寇静让他坐下,还殷勤地倒了杯茶过去请他喝。

“饿不饿?”寇静接过茶水没喝,反问道。

楚辞点头,能不饿吗?提学司衙门什么都好,就是伙食不尽如人意。这厨子做什么都爱放点糖,他吃着很不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