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365)+番外

楚辞召集了外院数十个夫子一同阅卷。他们原本颇有微词,毕竟散学之后还要留下来干活,谁都会不乐意,但听楚辞这样说了之后,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在阅卷之前,大家都没有看过这份试卷,初拿到手时,还有些不以为意。但他们越看越觉得,这样出题,好似比以往一道简简单单的杂文题更能考验学子,也能很快看出他们哪里还没有掌握。

“怪不得楚司业地处偏僻之所,还能取得状元之位。若西江省每间书院都用此法考试,学到的东西是要比我们的学子更扎实一点的。”

“是啊,我之前一直认为江南等地的士子更加文采风流,胸有丘壑,没想到啊,咱们楚司业更加了不得。你只看看,前些年的状元郎,哪一个有楚司业这等风光?就算同届考生,榜眼和探花还在翰林院中苦苦熬资历呢,咱们楚司业啊,已经无人不知了。”

两位博士边改卷边聊天。这些东西都有固定答案,改了几张之后便已记在心中,不像以前改卷一样,每一篇都要耗费精力去耐心批改,批改到后头时,精神一松懈,很可能就会误判。所以说,科举一途,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楚辞改卷的速度比之其他人要快的多,一般别人一张还没改完,他就改了两张了。一支朱笔在他手中挥舞的虎虎生风,怪不得说文人的武器是笔杆子呢!

因为改卷的人比较多,所以戌时还没到,二百四十多份考卷就已全部改完。

“现在烦请各位将每张试卷的分数算出来,一题计一分,错者不加分。”

“是!”

大家又开始算分数,等计算好了所有的分数之后,大家又把自己手头的试卷按从高到低的分数排列好。

“老夫这里竟然改到了一张九十分。”于博士大喜。

“这有甚的?我这里还有九十二分的。”张博士喜不自胜。

“唉,我这里都是些七八十分的。”李助教摇了摇头。

方助教哭笑不得:“你那还算好,我这里还有一份三十分的,也不知这人是谁。”

楚辞坐在上面听,突然有了一种回到现代办公室的感觉,每次改完卷后,办公室里就会传来狼人的嚎叫,大家一同捶胸顿足,释放自己内心的悲愤。

第187章 来信

第二天一大早,国子监山门外就张贴了榜文,把这次考试前五十名的姓名与分数一同展示出来了。这次录取的最高分为九十二,最低分为七十八。

昨天来参加考试的考生,陆陆续续都来看榜了,有的十分高兴,有的则垂头丧气。

这些考生回去之后,不论是家人还是衙门里的同仁都非常好奇。其中钦天监某官员得知同僚参加考试只得了七十多分,嘲讽得那叫一个厉害。

这位监候受不了那个气,直接找到楚辞,要求买一份样卷回去给那位同僚做一做。

楚辞当初多印了一些,就是为了有人会想要收藏一份,当下就以比他买来高一倍的价钱卖给了这人。

这人将这张试卷拿回钦天监后,大家便围在一处看题。那位出言嘲讽的几题做下来后,就直接向那位监候道歉了。

别的衙门里也发生了这事,原本大言不惭的众人直接被试卷难度打脸。楚辞难易设置的比例是六比四,一般人都能得六十分左右,但是再往上就有些难度了。

找上门来的人多了,楚辞就把剩下的几十张试卷放在那间茶楼里卖,想要的二钱银子一张,自己拿去。

面试的时间放在六月十四日,楚辞出了几道题,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题目。这些面试者志得意满地进,然后一脸懵逼地出来。

“请问你对于夫子两个字作何解释?”

“请问你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夫子,应该要具备哪些条件。”

“请问当你的学生不太听话时,你会怎样管教他们?”

他们以为楚辞会让他们当场写诗做文章,谁知道就这三个问题。而且最后一个问题时,他还会举各种例子,问得别人张口结舌方才止住。

什么时候,当一个夫子都这样难了?当夫子不就是教他们念念书,写写字,其他时间都是闲坐喝茶的。

楚辞和两位博士花了一天的时间,将这五十多名考生都面试了一遍,在面试时,除了三个问题之外,楚辞还加了一些心理学小问题,从他们的回答中大概可以知道一些他们的性格特点。

和两位博士商量过后,楚辞把偏激易怒的,性情冷淡的都去掉了,留下的基本上都是性情温和但行事有分寸,不至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人。他们虽还有些不足,但是调教一下应该不错。

被留下的十五人很高兴,他们有的是在外面书院教学的,有的是在其他衙门做些可有可无之事的,他们之中品级最高的也只有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