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408)+番外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本就是一份肥差,他们当官的,哪能不捞点油水?朝廷对此事一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别太过分,那就没什么问题。他知道这楚司业是个厉害人,万一被他查出什么破绽,捅了上去,那没事也有事了。

“楚某承蒙圣上不弃,接了操办祭孔大典一事,这计划虽有了,却还欠一股东风,遂想和这些课税大户们化化缘。”楚辞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只是……”褚英心里暗笑他想的简单,面上却一副为难的样子。

“只是什么?褚兄有事不妨直言相告。”

“只是,这京城富户们,不像是喜欢做好事的,只怕结果要让楚兄你失望了。”褚英叹了口气说道。

楚辞还以为什么事,听了当下便笑道:“这个不妨事的,只请褚兄为我做个引荐人即可,其余的事,在下自会处理。”

“既然楚兄你已成竹在胸,那在下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要想认识这课税大户们,也不必一一上门拜访。在这京中有个商会,商会会首叫陈海平,他每月都会下帖子宴请京中商会成员,本月的宴会就在明天。若楚兄有空,不妨现在跟我一起去见一见这陈海平,如何?”

“那真是太好了,还请褚兄为我引荐。”

说着,两人出了户部,乘上马车,向着城东而去。京城有句俗语,叫做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也是相对于外城来说的,内城不论哪个方位住的都是达官贵人,何来贵贱之分?

楚辞还没有到过城东,一时新奇,便揭开马车帘子向外看,果见这里的百姓们穿着和其他地方的百姓不太相同。

“城东几条街都是十分热闹的,这里靠近永定河,每天都有无数船只在这永定河上来来往往,故而这城东之人,都比别处的百姓更加有钱。”褚英见楚辞好奇,便解释道。

“果然啊,要想富,先修路。这城东水路畅通,无论做什么生意都方便,难怪人人皆富了。”楚辞感慨道。

“要想富,先修路?”褚英默念了一遍这句话,而后抬头冲楚辞说道,“楚兄的这个想法倒是新颖,不过细细想来,确实有道理。我四年之前外放至黔贵省,那里山林众多,盛产各种珍贵药材。只可惜啊……”

“只可惜黔贵省某些州府是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穷乡僻壤。山路曲折陡峭,布满危机,百姓们即使辨得药材,也轻易送不到山下来,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药性过掉。”楚辞往下接着说。

“你怎么知道?”褚英大为震惊,这楚司业说的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但他明明是西江省人,而且今年才中了状元。

“因为不止黔贵省,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只不过黔贵省就连官道都没有几条,所以才这般名声在外罢了。褚兄在那里当差,必是治理有方,这才调任回京的吧?”

褚英但笑不语,楚辞也不再多问,转而移到了另外的话题上。不久之后,马车在一处大门前停了下来。

褚英和楚辞先后下了马车,看着眼前这气派无匹的宅邸,楚辞不由感慨一声,有钱真好!这门口的两尊狮子造型庄严,神态逼真,纤毫毕现,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褚英见楚辞一脸赞叹,便说:“这两尊石狮子,出自雕刻大家苦大师之手,被这陈老爷以十万两银子高价买走,而后又放在普济寺里诵了九九八十一天的经文,请主持大师开光之后,才请回府的。”

苦大师?楚辞听着有些耳熟,仔细回忆后才发现,这人正是雕刻当初寇静送来的玉冠之人。原来他这么出名的吗?

楚辞不觉间已将这话问出口,褚英听后,说道:“当然,这苦大师雕刻技艺之高,无人能出其右。他的雕刻手艺是先祖一脉相传的,听说当今用的玉玺,就是他家先祖当年刻的。”

“原来如此。那能够请动苦大师的,一定不是普通人了。”

“这倒也不一定,听说苦大师性情疏狂,做事由心,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褚英边说边走上前去和守在门外的家丁说话,那家丁接过他的拜帖,便进去了。没过一会,他又出来了,说是他家老爷有请。

楚辞有些好奇,看来这陈海平不愧是京城富商之首。五品官到他门前也要递拜帖,而且他本人不亲自来接就算了,甚至连总管都不派出来,只让家丁带路,比朝中某些大员气派还足。

陈家大宅从外面看上去已是十分气派,进了里面,更是富丽堂皇。院内奇花异草不知凡几,更让人惊叹的,是他接待宾客的大厅里竟然就摆着两盆一人高的红珊瑚。

珊瑚对于现代人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在古代来看,这东西却是有价无市,能够拥有它的人非富即贵,算得上是身份的象征了。而这陈海平竟然就将它放在会客厅里,其富有程度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