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524)+番外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抓不到他是你们的事。要杀要剐你们只管动手。”宋三低着头,把玩着自己的手。

楚辞看着面前这人一脸的非暴力不合作,眼珠子一转,慢慢说道:“你要真能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但我们却不会轻易让你死去。抓不到赖二,我们就得问你,问不出来呢,自然是要上刑的。像什么枷锁夹棍烙铁的已经不算新鲜了。我们这有一种新的玩法,叫做贴纸,你听没听说过?”

宋三没有听过,但这贴纸比起夹棍和烙铁,听起来就要温柔得多。

楚辞看他不知道,就给他解释:“这贴纸啊,就是拿浸了水的黄纸,慢慢贴在你的脸上,将你的口鼻全部遮挡起来,让你没有办法透气。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像离了水的鱼儿一样,只能不断挣扎,却没有丝毫用处。听说玩过这个的人,最多的贴了八张才死去,他的手指抓在木头上,指甲盖都磨翻了,看上去那叫一个惨呐……”

宋三听他细致的形容,浑身抖个不停,呼吸也有些急促,就仿佛他正受着楚辞说的那种刑罚。他说的太过仔细,就连旁边陪同的衙差看楚辞的眼神都有些不同了,这位大人看起来明明很温和,没想到整治人的手段比他们还毒一些!

……

楚辞画完之后扫了一眼画像,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人他见过,分明就和他进城当日那个在画像旁边的憨厚汉子有七八分像。想到他当日还煞有介事地警告自己,楚辞就觉得一阵恶寒。当时那人说话的神情他就觉得怪怪的,现在想来,应该也是因为那人平静的眼神吧,明明就是惊惧不已的表情,可眼神却十分淡定,这分明于理不合呀!

楚辞带着画像离开监牢,找到许征,将当日所见告诉了他。许征立刻猜到那人的用意,他是想在城门开放之日,就立刻离开阳信府,而且城门处消息灵通,有什么情况他立刻便能得知。

“马上派人拿着画像挨家挨户地去搜,特别是东城门附近——”

“且慢,先生。这样子搜未免太慢了,而且容易打草惊蛇。万一让赖二知道了,恐会对周围的百姓有什么举动。”楚辞阻止了他的命令。

“阿辞,你的意思是?”

“我们不妨顺着他,他不是想出城吗?咱们就成全他!”楚辞勾唇一笑,这人畜无害的样子让许征都有些发毛了。他这个弟子啊,春秋都要治成精了……

第二天早上,两边的城门贴出告示,说由于此案一直不能告破,封城也不是长久之计,故从今日起开始解禁,百姓们可以像以往那样,自由进出阳信府城。

在开放城门的那天傍晚,赖二就在城外三里亭处被缉拿归案。那时,他身上还有伪装,幸而那些衙差们都将他的长相记得清清楚楚,这才没让他逃脱了。

轰动一时的钟家灭门案就此告破,许征判了二人斩立决,案宗和口供等东西已备好,就等着送到刑部,再由刑部复审之后发文批示,同时任命监斩官,才可行刑。

许征在期限内破了大案,得到了巡抚大人的大肆赞扬。许征也没有贪功,他直言此案全有赖于楚辞的帮助,能告破此案,他功不可没。巡抚大人是知道楚辞的,恰好他在京城的靠山对楚辞印象不错,所以巡抚大人呈了一份折子上去,递交到刑部尚书的手上。在奏折中,他将楚辞夸了又夸,就差说他就是再世包青天了。

刑部尚书接到奏折时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折子,没想到打开一看竟是一宗离奇大案。他将整个案子完整看下来后,对破案之人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再往下看,他发现了楚辞的名字,顿时心里有些惊讶。这楚司业年纪轻轻,不仅才智过人,善于育人,就连这破案方面,他也有涉猎,真是了不得啊!想到皇上对楚辞的重视,刑部尚书决定,明日早朝之时,他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拿出来说一说,顺便夸一夸这位楚大人。

……

第二日的大朝,朝中所有六品以上京官均要上朝听政。

当天和帝坐下后,六部大臣纷纷发言。

礼部尚书将今年国子监通过廷试殿试的名单列了出来呈给天和帝,天和帝接过一看,这上面有好几个就是当初三国文会的预选人,当时楚辞说他们品学兼优,日后一定会成为大魏朝的栋梁之才。天和帝想到楚辞,心里唏嘘不已,看过之后便让吏部尚书给他们分配好岗位。

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退下之后,户部尚书又站了出来,他将拟好的关于太常县开通港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计划书递了上去,这份计划书是褚英按照楚辞的设想写出来的,天和帝打开后,一眼就看见了署在下面众多名字之中楚辞的名字,他也没心情再看下去,抱着对楚辞莫名的信任感。天和帝点头批准了这份计划书,然后又命工部尚书上前,让他们配合户部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