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761)+番外

杜玉有些讶异,很快又似了然般点点头:“也是,闽地学子不知道他的人还真不多。既然你已经猜出来了,那我就不卖关子了,明日你便随我一同去拜访他吧。”

可是……楚辞有些犹豫,这新编教科书还有很多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他突然离开,也不知要去多久,会不会耽误事呢?

杜玉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老夫又岂是那种不知轻重缓急之人,这居野山人如今就在你们漳州府。”

“什么?!”楚辞瞪大了眼睛,难道他一直以来都错失了和大学者交流的机会?

杜玉见他终于不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也不必觉得遗憾,前几年他和太傅大人辩论之后,就闭关了,说是心有所感,不允许外人去打扰他,实则他是到处去游学了,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这段时间他又回来了,不过,就算你知道他的住所,也是见不到他的人的。他有些怪癖,寻常人难入他的眼。”

楚辞了然地点点头,但凡隐士高人总是有些超然物外的。

“明日前去拜访他,需要下官做什么吗?”楚辞问道,总不好空手前去,但买东西更遭,说不定还会被连人带物扔出去,杜提学是他的朋友,自己可不是。

杜玉沉吟了一会,然后摇头道:“他什么都不缺,就是喜欢与人讨论,早就听说你善辩,明日去了你就好好表现就行了。”

楚辞这下为难了,以往他用言语说服别人之时,总是会让别人不快,明天要是辩论到高兴之处,他口出狂言怎么办?这位影响力不同凡响,对于推动新教材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想着,第二天楚辞还是提了点张虎做的小菜过去,这东西吃起来很不错,他既是杜提学的朋友,应该也不会太讨厌吧?

这位居野山人的家离府城大概四五十里路,经过溪县还要再往里些,入口是山路,背后靠的却是大海。

一路上,杜玉都在给楚辞介绍那里的情况,说那里就像是陶公笔下的桃花源,把那处描绘的天上有地下无,让楚辞忍不住心向往之。他说那里居住的人不是很多,家家户户的房子离得也挺远的,当地百姓虽然也耕作,但常年都是神态轻松的,眉宇间不似外面的百姓那般因忧虑而布满沟壑。

杜玉解释说,那里是居野山人的老家,这一片山谷都是他的。当地百姓在此居住耕种,不需要给他交税,产出全是自己的,再加上还可以下海打鱼,生活一富足,百姓自然就开心了。

一路聊着天就要到了,可还未到山口,楚辞便嗅到了空气中传来一丝血腥味。赶车的是张虎,他也闻到了那个问题,拉车的马似乎也有些受惊,停在原地不安地喷着气。

“掉头!”楚辞当机立断,血腥味这么浓,想来一定死伤很多,而且时间应该也没过去多久,凶手说不定还在现场。

车上除了他和杜玉外,便只有张虎和杜玉的小厮了。这里头除了张虎厉害些,其他人都是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根本就无一战之力。为今之计,就是趁他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赶紧离开报案,才能尽早抓到凶手。

张虎的反应也很快,听到命令后就一拉缰绳让马儿回头。马儿拉着车往回赶,还不忘高声嘶鸣。

这一声,让楚辞心中一紧,完了,怕是要坏事了!果不其然,他们还没有多远,背后就传来了声音。楚辞紧张地掀开帘子,发现最坏的情况已经出现了,马车后不远处正有几人骑着马追赶过来了!

第385章 暴雨梨花针

后面是“踏踏”的马蹄声, 前方则是一条只容一辆马车通行的羊肠小道,小道一旁是峭壁,另一旁则是几十米深的悬崖, 稍有不慎, 便可能翻下去。

来时, 楚辞他们面对这样的小道, 还有闲心吟两句“曲径通幽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面对这样危机四伏的场景, 他们却恨不得在马车两侧插上双翼,直接飞离此处。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后面的追兵也有些畏惧这样的地形, 跑马的速度也不非常快。但是, 他们追上来也只是时间问题。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 不超过五分钟, 他们便会被追上。而五分钟以后, 前面的地形就不一样了, 届时, 他们恐怕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 楚辞的额头沁出了一些汗珠。他不是圣人,自然也是贪生怕死的, 特别是死的这样窝囊。

坐在他旁边的杜玉也是一脸苦笑:“楚提学,这次是老夫连累你了,要不是我突发奇想, 你也不必遭此横祸。老夫对不住你呀!”他一把年纪,死便死了,只恨自己还连累了其他三人。也不知他那位好友情况如何, 希望他能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