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807)+番外

这一切,还是他想的太简单了。于他而言,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到一定的时机便可以产生质的变化,他希望有朝一日,能看见了科技之花开遍大魏国土,这是精神上的需求,会让他充满成就感与自豪感。可是对那些学子来说,读书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求生手段罢了——写文章是,算学亦是。如果明知道得到的回报一定会小于投入,那么谁还会去做呢?

就像现代的那些科研人员一样,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投入研究的,除了理想,还有面包。若是面包不够,那么他们哪来的精力研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时,顶级人才不断流入外国,不正是他们追求高回报的一种表现吗?

杜玉看他表情灰败,心中有些许不忍。他知道,自己打破了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谁也不能说楚辞的想法不好,可是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有些太超前,以至于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他很怕楚辞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遭受挫折之后会一蹶不振,刚想上前劝慰一番之时,就见楚辞朝他行了一个大礼。

“杜老一言惊醒梦中人,晚辈要多谢大人提点。”楚辞真心实意的感谢着杜玉,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步子或许是迈得太大了一些。来到古代之后,他的思想意识领先于这个时代太多太多了,往日读书时有两位先生拉缰绳,而后他与寇静书信往来之时,寇静也会不着痕迹地提点他一些东西,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这几个月由于海患不止,他与他们联络得少了,周围人又都十分推崇信任他,也让他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妄想着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急切地想把脑海中所有的先进思想全部照搬过来,却忘了,凡事都得徐徐图之。

杜玉先是一愣,而后哈哈大笑起来:“看来是老夫多心了,你能想通就好。以你的本事,说不定日后还是有机会将那两册书推行于大魏上下的。”

“这也是晚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楚辞也笑了起来,“现在,还请大人不吝赐教,帮助晚辈删去前几册书中不妥当之处。”

“既然阿辞你这样说,那老夫也不推辞了,你看这里……”杜玉翻开其中一册书,指着上面开始道。

楚辞凑近一步,仔细地听着,手也不自觉地抓起桌上的纸笔一边听一边记录。

……

十日后

“捷报!捷报!”

一个士兵手持信函,一路奔向皇宫。

此时正值大朝,天和帝听宫人通传之后,龙颜大悦,直接让那士兵上了大殿。

“可是西南那边来的捷报?”天和帝首先想到西南边境,那边已经传过几次了,越析国的城池也快全部收回了。

士兵摇头道:“启禀圣上,这封捷报是从南闽省传过来的。”

“南闽省?”天和帝一愣,“南闽省那边正式开战了吗?兵部的人呢?朕怎么没听说这件事?”

天和帝眉头紧皱,身为一个皇帝,他很不喜欢事情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兵部尚书马上站出来了:“启禀圣上,冤枉啊!南闽水师元帅祝威并未递交请战书,臣也不知道他们何时开战了。更何况,派去增援的两广水师也还未抵达南闽,臣实在不知道他们的捷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是祝元帅剿灭了一些贼寇,他一时高兴,便没忍住传了捷报?”

兵部尚书声泪俱下地痛诉着自己的无辜,还悄悄地上了点眼药,意在说明祝威那厮小题大做,想要争功故意而为。在他看来,南闽水师不过一千五百多人,真要上了战场,怎么可能传回捷报?不全军覆没,已经算他厉害了。

果然,天和帝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了。若是祝威真因为一点小事动用捷报,如此好大喜功之人,那他定是不能容忍的。

“将那捷报传上来。”威严的声音从上方响起,士兵跪在地上将信函双手高举,头几乎都要埋到地底下了。

宫人将信函拆开摸了摸,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便呈了上去。

天和帝初时还板着个脸,片刻之后脸上已由阴转晴,而后甚至大笑出声,让在场的臣子们都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莫非,南闽捷报是真的?祝威率领一千五百多名水师力抗倭人,战事大捷?难道他是战神转世不成?兵部尚书脑门上沁出了一点汗,这些猜想简直让他坐立难安。

这封信函很厚,天和帝看了很久才放下。他愉悦地看着底下臣子们懵逼的脸,说道:“南闽水师这次可算是替朕争了一口气,他们竟然以很小的损伤,生擒了倭国大将,还俘虏了一千五百多个倭人,破坏了倭国远征军东渡的计划,替我大魏免去了一场无妄之灾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