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811)+番外

“一派胡言!他若只是普通百姓,为何一定要出海去,明明他已是水师重点怀疑对象,林甫同却仍然执意要放他出海,难道只是为了你所谓的维护百姓吗?他的行为差点让水师的布置功亏一篑,仅仅只是因为被蒙蔽了吗?”

“一切只是你的猜测罢了……”

魏方两位大人唇枪舌战个不停,谁也说服不了谁。天和帝听得头都大了一圈,疲惫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事实真相如何,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本官认为二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只是,办案确实要讲究证据,林甫同乃一省大员,地位举足轻重,非是一封弹劾信便能下定论的。此例一开,恐以后空口无凭的检举之风盛行,到时候难免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届时才真是悔之晚矣。故臣认为,圣上不如派遣钦差前往南闽调查此案,若确有其事,再将其绳之以法也来得及。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左相一开口,朝堂上立刻没了声音。他的话说的确实有道理,天和帝想了想,便点头应允了,并且让左右二相各自推举出一个钦差人选,再行定夺。他身体有些不适,匆匆退了朝。

左相低下头嘴里应诺,眼里却闪过一丝暗色。皇上这是,不信任他呀。

第410章 教科书

左右二相速度很快, 不到两天时间,就物色好了钦差的人选。他们各自拟了两三个,以供天和帝挑选。

天和帝看了他们递上来的名单, 惊讶的发现了这里头居然还有重合的人选。看来这个人要不就是左右逢迎特别圆滑的, 要不干脆就是哪边都不靠拢的中间派。

他们想着, 与其让皇上从对面选人,还不如挑个两头不靠的对他们更加有利。

天和帝也如他们所想的一般,直接在里头选中了那个人——大理寺少卿穆远修。

一来,大理寺本就是判案的地方, 像这样需要调查的案子自然得由专门的人负责。

二来, 此人官职虽不算高, 但刚正不阿之名闻名朝野, 大家都听说过他为了查一个案子和八王之一死磕, 差点被暗杀的故事。想来他在调查案子的时候, 绝不会被人收买。

第三,他祖籍西江省, 就在南闽省的旁边, 万一要调动人手援助的话, 西江省的官员也不会不卖面子。

综上原因,天和帝才任命穆远修为钦差大臣,前往南闽调查此案,并赐了一把尚方宝剑, 让他可以事急从权, 直接处置那些人。

穆远修接到圣旨之后, 立刻收拾行囊启程前往南闽省。

此时的南闽省风平浪静,要说唯一的新鲜事,大概就是新近刊印好的新课本了。

“义父, 这书是给我用的吗?”卢静姝惊喜地捧着手上的三本书,这些书泛着新鲜的油墨味,一看便是刚刚刊印好没多久的。

“是啊,这是新出的课本,今年入学的都用这套。”楚辞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好学的孩子真可爱啊。

卢静姝知道自己不能去书院读书,不过没关系,义父会教她,徐爷爷也能教她,几位兄长平时在她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会教一教她。她和楚辞道过谢后,立刻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楚辞也不打扰,出了书房便往院子门口走去,再过几天便进入阳春三月,到时候漳州府各县的书院也要开始招纳新生了。

……

二十多天前,楚辞就与杜玉讨论过的内容再次召开了会议,这次他不止将提学司的人召集起来,还请了一些当地比较有名的蒙童馆先生,让他们对这三本新课本再次审核复编。一群人辛苦忙活了几天,才使这几本书终于达到了令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程度。

原来只准备出两本的,一本《语文》,一本《九章》。但是后来想想,又在《语文》这本书上拆解了一部分内容出来,将教他们做人的篇章挑选出来,也算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了,只不过符合的是古代思想,名字叫了《德育》。

这三本书定稿之后,楚辞便开始联系当地书坊,要求印刷这三本书出来。他大致估计了一下今年可能的入学名额,准备先印刷个三千套出来。

无奈这书坊规模较小,人手不足。刊印是简单,可字模却要人手去摆放。也就是现在都是活字模了,放在以前板刻时,估计没有大半年都印不出这三本书。

楚辞有些无奈了:“那依吴管事之见,这书坊需要多久才能印出这些书来?一个月?”

书坊管事吴大有想了想,然后道:“楚提学,不是小人不答应,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小人觉着,起码要两个月的时间,不然真印不出来。”

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他也心动啊,可与其完不成被问罪,还不如事先就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