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895)+番外

王明最终还是没有先报价,而是探了探他的口风,再拿出自家糖的成色来说话。而这王百万也熟谙砍价之道,从发家不易讲到运输的困难,最终以五十七文每两的价格成交。

王明对这个价格挺满意的,毕竟是别人过来收,不用他们费时费力运到外面去。王百万也挺满意的,虽说比他的心理价位贵了一文。

今年红糖大省减产,这种霜糖势必也会比原来更少。物以稀为贵,现在外面的霜糖每两已经提到了七十文左右,等到接近年关的时候想必会更加高。这批霜糖买来,去掉成本和来回的路钱,算下来应比他买红糖还要赚的多些。

在一旁看他们谈买卖的陈老汉激动不已,往年累死累活熬红糖,收购价也不过是十五文一两,今年有牛帮忙,也只比以前多那么一道工序,价格就能翻上几番!

生意谈妥之后,王百万生怕夜长梦多,要求马上过秤。这庄子上就有大秤,陈老汉喊来庄子上的人手,将仓房里的霜糖一缸一缸搬出来过秤。

称好一缸,便把重量写在纸条上贴在缸口处,这五个庄子加起来一共八百多亩地,去除建筑面积和种植水稻以及其他果蔬的面积,甘蔗差不多种了二百多亩地左右。

古代没有各种肥料,不比现代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在三到十吨左右,这里一亩地大概也就一两吨的样子,换算成古代的斤两,一亩肥地大概能产出两千五百多斤左右,而瘦地只能产出一千多斤。

提学司的这几个庄子上的负责人,有的勤快有的懒些,所以最后这二百多亩差不多共收获了四十一万斤甘蔗。一百斤甘蔗能出三斤白糖,一斤是九百一十二文,三斤就是二两七钱多银子。

王明叫了几个手下一起来算账,几人算盘拨的飞快,总算将这院子里的糖价算清楚了。王百万请来的账房先生也在一盘算,最后两边一对账,发现数字刚好对上,这糖总价是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四两六钱银子。

王明大方地表示,这零头可以抹去,于是那六钱就被抹掉了。

这数目比较大,王百万身上只带了几千两银票。不过幸好这里的钱庄是全国通兑的,于是王百万赶紧邀上王明,带上印章,一起去那天下钱庄兑出银票来。

第二日,王百万乘上那载着一万多斤霜糖的大船,离开了漳州府。

这笔钱入了账,楚辞走路都带风了,想到明年一二月还可以再榨一批糖,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不过,最让他高兴的还不是这件事。他翻开老黄历,看着那个被圈上的时间,心里涌上一股酸甜夹杂的滋味。

再有三五天,寇静静就要到了!

楚辞忘不了自己收到信,看到这个消息时的感受。想起当初京城一别,他哄寇静说一年就能回去,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他还在南闽省沉浮,而那个说要在京城等他的人,却来到了这里。

楚辞这几天有空总是会照一照镜子,仿佛变回了当初那个极为重视仪表的人。自来到这漳州府,一到到晚都忙于公务,他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当初那一派斯文俊秀的样子。

……

寇静这边也有些忐忑,他的忐忑不来源于外表,而是来自船上的某几个人。

以前寇静对于文官们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不像别的武官一样,总是认为文官们狡诈奸滑,一肚子坏水。但被温太傅一坑,他也忍不住对文官这个群体有了点看法。

那次温太傅来找他,说是要带几个孩童同行,他想着许是随行家眷,便同意了。可没想到,临行前夜,他回到将军府,刚踏进大厅,便见到温太傅正坐在厅中和徐管家闲聊。他身边坐着几个人,一个已是翩翩少年,另外两个还是小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听见声音转过头来,寇静一眼便看见了那张圆圆的脸蛋,电光火石之间,他认出了来人,这分明就是当今六皇子虞秋!

虽然这位小殿下大了几岁,可脸部轮廓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样看来,旁边比他大几岁的应该是三皇子虞稔,比他小一些的,应该是七皇子虞穗了!这几人和圣上如出一辙的眉眼,让人想看错都难!

寇静一时心力交瘁,他将温太傅请到一旁,低声询问原由,在得知是圣上密旨时,他沉默了。虽然他不知道圣上这样做的理由,但他知道这事他不能再问了。只是,圣上有说让他们跟着队伍一起出发吗?

“温大人,这一路上随行之人众多,万一有见过几位小殿下的,岂不是会走漏风声?”寇静提出可能发生的隐患。

温冰笑眯眯地说道:“这就要劳烦寇将军为我们单独安排一辆马车了,到时候我让几位小殿下少出门。”他见寇静还是肃着一张脸,便打起了感情牌,“寇将军,非是老夫想要麻烦你,只是我们老的老,小的小,单独出门不是更惹人怀疑?万一路上再遇到强人,老夫恐有负圣上所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