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古代做夫子(936)+番外

她越说越顺,接着说道:“没想到刚到门口,便看见了您的銮驾在附近,于是遣人过来通传一声,看圣上是否准许臣妾进来。”

“原来如此,”天和帝点头,“皇后费心了,难为你时时想着他们,便是小六小七的母妃,也不曾送鸡汤过来。张福海,将剩下的鸡汤送进去给他们,就说是他们母后送过来的。”吩咐完张福海,他又转头看向皇后,拍了拍她的手,道:“有劳你了。”

皇后温婉地笑了,一派慈母模样:“臣妾身为国母,自然要将所有皇子都视如己出,这是臣妾的职责所在,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了,几位皇子到底做了什么,怎惹得您如此生气?”

天和帝摇了摇头:“他们犯得也不是什么大错,只是朕那天特别生气,一时冲动,便下了旨。”

皇后心里一动,劝道:“既然他们也知错了,圣上不如就把他们放出去吧,也省的两位妹妹日日记挂。”

天和帝再次摇头,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脸上带着笑意,唤了一句张福海。张福海会意地转到后头,然后手里拿着一叠东西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皇后不解地看过去,发现面前的是一叠纸,这叠纸上写满了字,字迹虽然不同,但都很工整,可见写它的人是花了些心思的。

“这字,可是几位皇子写的?”她猜测道,抬头看见天和帝带着些骄傲的眼神后,她确定了。

“是啊,你看看,朕也是才发现,将他们关在这里进学竟比在外头要好得多,为了让他们多学点东西,朕一时半会是不会放他们出去的。皇后你再看看这些……”天和帝兴致勃勃地将纸摊开给皇后,还一张一张地说明,这是谁什么时候写的,一副慈爱老父亲为儿子得意的模样。

皇后勉强笑着点头,又跟着翻看了一会,看见天和帝这模样,她心里就像梗了一块骨头似的,十分难受。她坐了一会之后,实在待不住了,就借口身体有些不适准备告辞。

天和帝也没留她,只在她临走时说了句:“皇后与稷儿真是母子连心啊,他前几天也受了风寒,现在都还没好呢,皇后若有空,也可以送点鸡汤过去给他尝一尝,想必他会好的快些。”

皇后心里一凛,知道天和帝是在点拨她,匆匆应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一走,天和帝的脸就冷了下来,张福海走到他身边,掏出刚刚皇后打赏的那个锦囊递过去,小声地说:“圣上,这是娘娘刚刚让雪梅给奴才的,奴才不敢自专。”

天和帝自嘲地笑了笑:“你收着便是吧,就当个寻常之人打赏的。”

张福海低着头,内心大骇,他虽知道两人已有间隙,可没想到竟如此严重了,果真是天家无情吗?以往两人好时,娘娘的任何东西都是不能落入旁人之手的。

“稷儿那里,最近有什么动静吗?”天和帝拿起书又放下。

“回圣上,秦王殿下虽没有每日抄国法,但也没有想着要出来,据派去的人交代,他最近有些喜怒不定,时不时便会突然暴怒,将房里的东西砸掉。”张福海据实以告。

天和帝听罢,淡淡地道:“由他去吧,以他的性子,也只能砸一砸东西了。老二那边呢?”

“赵王殿下近日随着工部一起办差,他们趁着京都还未下雪,修缮了几间善堂,用来防范未然。”

“京城之中,百姓是不是交口称赞?”

张福海有些惊讶:“圣上猜对了,民间确有传言,还赞赵王有……有……”

天和帝看他不敢说,便接着说:“有圣明君主之相,当立其为太子,以续大魏百年强盛?”

“圣上说的,与民间传言一般无二。不过赵王殿下立刻澄清,说这是圣上之意,他不过协同办差罢了。”张福海当初听到这种诛心之论的时候差点没吓死,圣上可还在呢,民间便传出这种话来,幸好赵王没有居功,不然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民间是不是又赞他虚怀若谷,默默付出?”

张福海激动点头:“圣上又猜对了,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呐!”

天和帝被他夸张的样子逗笑了,笑完之后他又沉默了,似这种手段,他在年幼时便已见过了。当年他那位五皇叔,也是朝野上下人人都交口称赞的贤王,可最后呢,还不是他父皇继位。以蒙蔽欺骗的手段收拢来的人心,总有一天会被识破。

……

秦王府里,虞稷盯着桌上摆放的食盒,神情有些怪异。

“这是我母后遣人送来的?说我生病了,给我补补身子?”若不是说来人确实是他母后宫里出来的,他都要觉得是在诅咒他了,他好端端地生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