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225)

作者: 谢述宴 阅读记录

除了同舟的实验室,还有其他城市的科学研究所,无数华国的精英和专家,组成了一支要在短时间内,打赢一场艰难战役的强大队伍!

羊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进入一定范围之后,海上大风浪就会消失,船只航行可以变得平稳,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羊山作为深水港的原因,它就像是遗落在喜怒无常的大海上的绿洲。

但大桥不同。

东海大桥,离开羊山范围后,即将面临的是可以达到十几米高海浪的恐怖海域。

除了修桥,他们还要掌握其他的知识。

而谢雁在数据处理上的强大能力,让她毫无疑问地负责起了这份工作——调查沪城周围的通航情况,船舶的数量、类型和航线。

除了数据收集,海势调查以外,还要面临数十个技术难题。

羊山港工程大桥,是为了羊山港而修建的关键配套项目,三十多公里的跨度,需要很多桥塔落在海中。

而这些桥塔,将会影响航道。

为什么彩虹桥能够脱颖而出,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可以一跨过江,没有任何桥墩落在江上,不会影响船舶的航行。

有桥体,就要考虑船舶撞击桥体的情况。

尤其是外海风浪很大,遇到极端天气和情况,船舶自身无法控制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撞击。

一旦撞击,无论是船体还是桥体,都是不可接受的巨大损失。

尤其是规划的海域,是沪城,乃至华国最繁忙的一片海域。

谢雁收集到的信息显示,一共有多条航线在这里交错,他们设计的防撞设施,必须保证没有事故发生。

已有的防撞设施有两种,一种是保护桥,另一种是设置漂浮式防撞装置,利用软性物品,减少撞击力。除此之外,还有防护岛、防护柱等方法。

通过收集东海的数据和情况,进行计算,找出最可靠,最适合东海的防撞方法。

这个问题虽然复杂,但只是工作量大一些,最难的,是材料的问题。

其中一个难题,是防腐问题。

防腐的方法太多了,涉及到材料学,这是苏擎的专长。

首次提出的一百年“全寿命”概念,对于材料组的来说,无论是混凝土的防裂缝专题,还是桥体防腐,都是不小的挑战。

材料不同于方案类问题,防撞的措施,按照一定的进度,计算相关数据,对比东海的情况,选择最佳方案就行。

材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失败出现的概率大于成功,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尝试,有弯路,有错路,千百条路径里,只有少数几条可以通往成功的路。

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不是无用功。

但材料,也是最强大的武器。

一旦成功,它就能改变万物,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将各种技术推向更强,更高的水平。

东海采取的是混凝土,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实验必须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力,从而免受海水的腐蚀。

防腐的手段很多,除了对混凝土进行性能改良,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手段一同进行,比如,在表面涂上一层防腐涂层等等。

但寻常的手段,都很难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海水中保持百年不倒。

为此,谢雁好几个月没见到苏擎。

在见面时,他拿着实验结果,高兴地不得了,要叫上方斯闻和她,一起去吃一顿。

三个人高强度工作了好几个月,的确也累了。

附近没什么大饭馆,方斯闻亲自下厨,他做的比饭馆里的好吃,苏擎和他们分享实验新发现——煤灰!

“原本它只是普通的工业废料,放在那里,都只会污染环境,但加入混凝土之中,却有特别的效果。”

他高兴道,“这个发现,不仅能进一步解决东海混凝土的防腐问题,还能解决煤灰的污染问题。”

这一次的短暂休息后,三人又投入了新的实验当中去。

在所有人日以继夜的实验和研究下,一个个问题被解决,方案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

终于,大多数工艺和技术问题被解决,相关的情况统计和方案测算也完成了,有了这些支持,跨海大桥的方案,很快就拿了出来!

三十一公里的大桥,分为三个桥段。

首先,是23千米的陆地桥梁,采取混凝土建造。

第二段,是整条大桥的重点,跨海段,全长251千米。

最后,则是港桥连接段,全长35千米。

方案确定后,难题并没有减少。

因为外海施工,还有更多的难题。

宋海找到谢雁,提出了两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打桩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施工船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