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376)

作者: 谢述宴 阅读记录

早年的烈马如今依然性格勇猛,全力奔跑之,即便是年轻的马匹也不是它的对手,而它的主人也总是把最好的马料留给它。

铁路的发展,让偏远省份的马场也能享受到以前没有的条件,物资也可以最快的速度运往这里,这里的商品,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接近日暮的时候,怒特格骑着萨力,慢悠悠走到天山脚,偶尔抬头,可以看见日渐清晰的星辰。

其中有几颗星星格外亮。

怒特格道,有些人死了,是会变星星的,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就那么璀璨和耀眼。

往前走着,河水叮当作响,恍惚,似乎有一个少女,骑着马奔腾在前,她笑着回头,还看他什么时候能跟上来。

怒特格叫了一声,萨力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马蹄速度加快,踏过清凉的河水,朝着远处的雪山而去。

风从身边掠过,远处隐约有歌声。

但怒特格听不清歌声唱的是什么,只道,自己每一年习惯寄去的特产,总是无人接收,然后退回来。

但还是会继续寄。

怒特格抬头望去,风中,看见——天空的星星,依然那么美,那么亮。

**

“纪师姐,我是锦城交大2021级毕业生路蔷!”

说话的女生扎着马尾,穿了一件薄的浅黄外套,看起来阳光外向,“师姐,今天我们能去参观试跑线路吗?”

纪铃一边走,一边看着手上的资料,头也没抬,“今天下午去,你就是部门今年来的新人?”

“对!师姐,你是我的偶像!”

路蔷高兴道,“你们研究的高速动车全世界谁不知道啊!我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经常能搜到师姐的论文,听说实验室还有一个项目……”

年轻的姑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纪铃也只是偶尔应几声。

华国的南北车数年前就合并上市,现已经没有南北车的叫法,只有华国中车,而华国的铁路和高速动车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不仅拥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高速列车,甚至可以接国际动车订单,而数年前,华国还要在引进它国的动车原型车上,付不小的代价,眨眼,华国就成为世界上拥有一流动车技术的国家。

国外的几个订单,华国都以很强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中标,然而因为一些环境因素,最后对方毁约取消了订单,但这并不影响华国高铁的发展。

走到实验室门,纪铃看向这个年轻的师妹,“好了,别夸了,再夸下去,我都要以为你是陈师兄请来的托了。”

路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进门之前,却好像听自己这位很厉害的师姐说了一句什么——

“我能有多厉害啊,你是没见过更厉害的人,可惜……”

可惜什么?

她还没来记得细想,就看见实验室里停靠着的,通体流畅的实验车头,曲线完美。

“愣着干什么?”

纪铃的声音来,路蔷收起惊叹的目光,立刻开始投入工作中。

实验室里,既有经历丰富的老人,也有思维开阔的年轻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停止过探索和进步的脚步。

有的人离开了,但他们留的东西,依然在每个人的心中,这片祖国的山河之中。

**

“倒计时,十,九,八,七……”

又是一年的春节,新的一年来临,而新闻里播报今年春运的情况,比起零几年,好上太多。

华国人的数量没有减少,相反,每年回家的人增多了,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越来越快的车、飞机,还有越来越发达的华国交通网络。

倒计时结束,除了烟花爆竹管制地区,很多地依然响起了烟花,有些地方燃放的是无污染烟花,灯光亮起,华国的很多城市都成了不夜城。

郑晴把谢雁的日记翻开,看了一会,最后,在电视机中传来欢度佳节的声音中,将日记翻到了最后几页。

“这一生太短,来不及爱人,

惟愿能用我有限的时间和力量,

去替祖国建造几座桥,开拓几段路,铺设几条轨道,设计几辆列车。

叫山里的人走出来,外面的人走进去。

叫海的此岸能通到海的彼岸。

叫雪山的人能去到江南,叫荒漠的人能看到森林。

这些桥,这些路,这些机场和港,

这些纵横神州的脉络——

如同血脉,恰似筋骨,

将横跨云海,波涛与荒谷,

直抵希望的彼端。”

日记上的文字,郑晴摘取了一些发网上,她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整个华国正处于黑夜之中,然而,流光溢彩的车辆,辉煌的城市灯光,却点亮了整片大地。

“曾经它有世界第一的万里长城,沿用千年的水利工程,惊绝中外的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