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61)

作者: 谢述宴 阅读记录

面试的时候,乔翘以为谢雁是故意和自己唱对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谢雁说的没错。

她的观点,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谢雁想的更久远,而当初的自己,反而年轻了,没有经验。

只有靠自己,当自己强大了,国力强盛了,才能有永久的友谊,才能保护“和平”。

乔翘摇摇头,“你想的太简单了。”

这份声明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内容,只说华国和苏国的这次交流十分顺利,会谈气氛陈恳而亲切。

两国达成了共识——然而,没有说是关于什么的共识。

呼唤和平——两国都会为了和平而共同奋斗。

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什么意见,公报没说,利国也更是翻来覆去地研究。

华国想干什么?和苏国发一份声明,还搞得这么大张旗鼓,是两国和好了?这两个要是恢复了亲密无间的关系,自己岂不是要凉?!

利国雄鹰头顶的鹰都快秃了。

它什么也没研究出来,因为这份公报只是场面话。

可这场面话,为什么要说的这么热闹,这么大声,好叫全世界都听到呢?

场面话——苏国也这样想。

去访问华国的时候静悄悄,怕被利国破坏,走的时候却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敲锣打鼓,就是要让利国去猜谜,看不透他们两国的动向。

而会晤本身,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就是要让利国猜不透!

苏国这样想,利国这样猜。

但华国,却来了一手更厉害的。

这份公报,只是白棋落子前的铺垫。

很快,在某处海面上骤然响起的炮火声,昭示着白棋终于落下了那关键至极的一子。

也是这一子,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棋局变幻,黑白之间,奇兵已出。

作者有话要说:伍廷芳《请各友邦承认中华共和国电文》

《论目前时局之危》

《人民日报》当日报纸截取部分标题

第22章 剑锋已亮9

华国和台窝湾之间,几次阴差阳错,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台窝湾背后有利国支撑,提供给他们各种支援,但众所周知,台窝湾是华国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利国的一些阴险计划一直没有得逞。

金县、马县,就在华国和台窝湾之间,尤其金县岛,当年解放军为了攻岛,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因为不熟悉海战,受到海浪影响而失败,鲜血染红了土地。

如今,就在利国在中东挑起战火,并且以为华国只是声援而已,不足为惧——两个小时,华国的四点五万枚炮弹,越过海面,已然落在了金县岛屿之上!

利国慌了!

华国是什么意思?要开战?要打?

他们怎么敢真的扔炮弹过来?

而台窝湾立刻朝利国开始求救!

但利国开始阴谋论了。

华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国领导刚刚取消对利国的访问,去华国转了一圈,大张旗鼓地发表了声明,说对国际形势上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支持自由,却又不具体说是什么问题。

难道这次的行动,背后有苏国的影子?

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国家卷入其中,再加上中东地区,难道,这一发炮弹,要轰响第三次世界大战?!

利国更慌了。

这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啊?

[评论区:达成共识]

[评论区:笑死,利国老阴谋家了]

[评论区:自己把自己吓得够呛]

然而,台窝湾的求救来了,利国不得不管,否则他们之前签署的协防协议就成了废纸,可他们也怕华国的军队,历史经验告诉他们,华国虽然穷,虽然装备差,但是打起仗来,谁也不怕!

“你看,”

高余南指着报纸,这是华国在苏国国内办的友好报,“炮击一开始,利国在附近巡守的舰队就立刻过去“火速支援”,然而连影子都没见到,只听见炮声,又“火速撤离”了!它们的兵力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作战,想要调过来,可真是两头犯难!”

谢雁笑了起来,“意料之中。”

利国无利不起早,有伤亡的事情,他们可不会轻易做。

“利国可不会那么轻易就罢休啊。”

高余南问她,“你看到小苏发来的,利国国务卿在联合会上发表的言论没有?”

华国本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可直到现在,华国的代表也没成功进入联合国,让华国进入联合国的提议,苏国每年都在提,每年都被利国和它的盟友们,以各种理由拖延和拒绝。

如今的联合国,只是利国控制下的一个傀儡,他们想对谁发难,想给谁扣帽子,就给谁扣,想对谁出兵——看看中东,就知道了。

如今,更是污蔑华国为“侵略者”,要求华国“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