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69)

作者: 谢述宴 阅读记录

“我们六七岁,看着她躺在床上,脸没了血色,手是冰的。爸……那么要强的一个人,跪在床前哭,床头上那把剪刀……如果不是奶奶过来,他就跟着妈走了。”

他说,“我能让她跪在我床前哭?还是替我守一辈子?”

苏自远不说话了。

窗户砰的被大风吹开,砸在墙上,发出巨大的响动。

一如那个他们失去母亲的夜晚。

最后,苏自远说,“你搬去老家吧,别再回首都。”

这座小城人不多,但即便到了年尾,天气也不甚好,常有风雨。

镇上有学校,有医院,还有一所唯一的大学,这所大学,是方圆百里唯一的大学,因此,可珍贵的不得了。

苏明笃回来后,就在这学校里教书,偶尔去去医院。

直到一日,他下班回来,径直走向卧室,书桌上堆满了信封。

客厅里的老人在摆棋,听见他进屋的声音,说,“门口信箱都装不下,都写的是你的名字,看看吧,别是你欠人家债,追债来了。”

苏明笃拆开第一封信,是叫他回首都大学任教的,他来这里本来就呆不了太久时间,只不过是争取休息休息,好养身体。

他学的那些东西,必然是要回报给国家的,实验室虽不能常去,但大学教课也需要他。

首都大学,或者上海的大学,都可以——原因是这些城市,医疗资源是全国最好的,若是去哈尔滨,他的身体可能吃不消。

但他答应过哥,不去首都。

苏明笃往后面拆。

下一封信,字迹和上面完全不同。

“莫斯科的冬天的确冷,但晚上,还能看见街上亮着灯,有人出去,或是和朋友,或是和亲人,有时候,那些在户外的脸,也会带着忧愁和烦恼。但他们看着如此平静地行走在冬雪上时,高老师就会和我说,要让国内都通上电,街上都亮着灯,晚上,大家也能出去,也能做事。

我笑了笑。

老师说,你不信?

我说,我不是不信,我梦里见到过,和你说的一样,不仅是华国的首都,华国的小城,小镇,都能夜里亮着灯。

高老师说,可惜啊,这么大的工程,必然要花费不少的钱。

花钱是必然的,可是,既然是做的未来的梦——我这样说——那又为什么不想象一下,届时的技术也会更成熟,成本也会更低呢。

高老师点头,华国有很多研究者,实验者,学者,他说,这些人比他还辛苦,但他们的付出,一定能让华国过上比苏国还好的日子。

我与他说,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研究者,他很聪明,聪明到了极点,他聪明的劲儿,没用在别的地方,就用在了为祖国做研究上。

有这样聪明的人,华国的街上亮起灯,华国的夜里人人睡得安稳,玩的开心,是轻而易举能做成的事。

他笑了,说等回国了,一定要让我介绍这个顶聪明的朋友给他认识。

我没答应,就写了这封信,

问问你答不答应?

一九五九年一月初五。”

往后,每个月都有一封。

“老师走了,我送他回来,那天下了雨,华国的磨难来了,但磨难,只会让人更强大。

一九五九年四月初三。”

“……”

“陈老把这几年赚的钱送了过来,我想办法托人,好吧,王春秋一定要我写上他的名字,我想办法托了王副司,找了路子,买了一批衣服、棉被、还有从港城买的干粮,送去给了核研究的同志。

我知道他们的部门带个九字,可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其实想想也很容易猜到,基地要设在利国的飞机飞不到的地方,人烟稀少的地方,适合辐射实验的地方,那必然是在西北部了。

如此的地方。

荒凉,干涸,昼夜温差大,

他们应该过的很不容易。

对了,计算机买不到,但我买了一批算盘,用算盘完成如此庞大的计算,谁能相信?可再不相信,也只能这样做了,我说过,华国有很多顶聪明的人,他们的聪明,都用在了为华国创造奇迹上。

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

“核爆成功了,

全国都在欢呼,人们冲到街上,挥舞着手里的东西,争抢着报纸。

他们的泪水都落在了报纸上,尤其是部里,一提到这件事,还是都在落泪。

他们落泪,不是痛苦,而是激动。

大家都想谢谢那些搞争气弹的同志,他们替所有人争气了。

驻外的同志,回来的信里都写着——往日里抬着头,用鼻孔看人的,再看见他们,全都恭恭敬敬的,带着尊重,再问,就是恭喜我们原子弹爆炸成功。

你要是看到这一幕,也会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