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养猪汉的寡妇妻/装瞎是有代价的(137)

“这不值钱,小姑父你拿回去吃,我小姑喜欢吃这又甜又酸的玩意儿,你拿回去给她吃,我这也卖不完,拿回去也是糟蹋了。”说着还把怀里揣的八文钱掏出来要还给屠大牛。

“那不行,哪有姑父沾侄子便宜的,你小姑知道了可不得捶我?你可别害我,我走了,下次到我家吃饭。”

夺过他扛在肩上的糖葫芦稻草棍,几步就蹿上牛车,像是鬼撵的一样急急忙忙催着老牛快走,直到走远了才回头挥手。

糖葫芦都没了,许宏义也没必要像往常那样在镇上耗一整天了,盯着手里捧着的铜板看了看,揣进怀里大踏步地往回走。

回到村里看到拎着小瓦罐钓虾的儿子,把怀里揣着的准备中午吃的馒头递给他:“你吃,不用分给弟弟。”

“爹,你回来了?糖葫芦卖完了?”

“嗯,卖完了。”

“那赚钱了吗?”

“赚了,小鬼屁话真多,吃你的。”掰块儿馒头塞他嘴里,打断他的每日一问。

回家后告诉他爹娘镇上遇见了小姑父,糖葫芦都被他给买走了,没说小姑父说的下次去他家里吃饭,好几年不见,总不能随便拿包果子糖去看从没见过面的妹妹吧。

孩子们都出门了,许老大看他媳妇好几眼,看她不搭理自己,仍开口说:“不知道小妧跟小妍家有没有活儿需要帮忙的。”

短短几年头发已斑白的许大嫂像是没听见一般,当初打定主意不跟大小姑子来往,大姑子还知道一点,小姑子嫁的人家业如何他们也没打听。当初怀着家里老小齐心、早日搬家的美梦在这两年也不再提起,田地就四五十亩,一半还是租人家的,两个丫头能干活了到了嫁人的年龄,娶进来的两个儿媳不间断的生,老大三个娃,老二一个娃刚会走,另一个马上也要出娘胎了。

这辈子真是要不自己是孩子,要不就是在伺候孩子。

“听小义说小妍家麦子还没割,我在家也没事赶明儿的我去给帮她割麦子去,刚好她怀了孩子也下不了地。”许老大自言自语的说给他媳妇听。

许大嫂掀起眼皮看他一眼,说:“你到了都中午了,赶着饭点儿去吃饭?闲着没事做就去捡粪回来混着麦秆烧粪。”

“唉,我想去看看我小妹你都不让我去。”

“你真是像你爹,还好我儿子不随你。”

老两口说不拢,不欢而散。

屠大牛回家后也说了镇上碰到许宏义的事,看着许妍皱起的眉头,叹了口气说:“要不是离的太远,割麦子就雇你侄子了,手长脚长的,干活的一把好手。”

屠老汉也道:“这要是在一个村就好了,我们在村里没个亲戚族人帮忙,要是有他们在,哪至于次次把钱给了别人,还不落好。”

许妍没说话,搬迁动土是大事,自己这个出嫁的姑娘不能揽这种事。

之后的两天,屠大牛赶着牛车去碾稻场,屠老汉去隔壁两个村子雇人割麦子,问及家里的猪也说都好好的,没病,半个时辰就雇了二十多个青壮年,一天就把地里的麦子都给割完了,家里的四头牛都给用上,两天的时间麦子都给压出来了,晒干后装麻袋里堆进屋里。

不就着村里人的时间,比他们后割麦子,麦子却先入仓。

七月尾,收夏粮税,屠大牛跟着顾清下乡收粮,也不在自己村了,而且跟顾少爷一起,脸皮厚点也不下苦力去扛麻袋,比往年还轻松些。

在衙门进进出出,看顾主簿带着人拿着绳子账本忙里忙外,饭送来了都吃不上嘴,屠大牛跟顾清吃饭的时候问他:“衙门有啥大事?你家老头忙的头打后脚跟。”

顾清呲道:“在丈量山地,县里的大人说要修官衙,我们这儿粮税上头盯得紧,他动不了,就想把那山沟沟外租给冤大头,我们这儿的山包包上连棵腰粗的树都长不起来,又不缺地的,谁去垦山?”

屠大牛想到村后面的那满是杂树和刺巴子占地却不小的荒山包,问:“怎么租?多少钱一亩?”

“怎么?你打算租山?你家的地还不够你折腾?”

“我就想起来问问,有点打算,但主要看租金。”

“你可真是栽在乡下的泥巴地里了,养猪种田还刨山”,顾清不能理解这个人,“怎么租还没商量好,你过几天再来问问,我也帮你跟老头打听打听。”

▍作者有话说:

有点私设—镇上的官衙,县令就是七品芝麻官了,镇上不应该有衙门,而是乡绅共治,但考虑到这个镇土地面积大,就设了一个官衙,派发了一个大人的头衔。

别喷我(求饶),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写好多了,不好改

上一篇:灾难日记[无限] 下一篇:进击结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