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曾那么接近幸福(出版书)(95)

作者: 申山 阅读记录

只是这原本属于艺术的周末生活,却还是得追求快乐。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子里快速地翻转着。无锡境内新开张的这家卖场,高层的管理人员全部都是台湾人。我对台湾人虽然没有什么偏见,对他们的做事方式和经营理念却是早有耳闻。台湾人做事的方式,有着浓厚的日本殖民色彩,这个圈子里那些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的丑闻,大都源于那些早期来国内淘金的台湾经理人。据说这些人在台湾当地也未必都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只不过瞅准了发财的机会,通过一个中间的桥梁,和香港人一起早早地来国内淘金,抢先占领了外企职业经理人的位子。这些年上海的台湾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坏,公司里的人私下里骂台湾人是台巴子,说是因为台湾人有钱,一到上海来就包二奶什么的,眼睛里还极其看不起上海人,把上海的社会风气都搞得乌七八糟的。

我周围倒是没有什么台湾人朋友,所以也没有留意过上海人的情绪。只是三个星期前江苏省的销售经理陈忠将卖场负责的台湾人带到公司里来,和爱德华一起开会的时候,那台湾人猥琐的目光不时地在我脸上扫过,告别的时候还拉着我的手半天不肯放,害得我连中午饭都吃不下去,冲进洗手间一口气洗了十次手,仍觉得恶心,看来上海人不喜欢台湾人,不无道理。没办法,个人的好恶是一回事,工作是另一回事,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就一定要做到,这是信誉的问题,销售部代表公司的信誉,我别无选择。这也是刚才我没有坚持不要周之恒陪伴的原因,一个单身的女人出差,不怕寂寞,就怕被骚扰。

想起今天的使命,我的脑子一刻不停。开张剪彩,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光鲜轻松,背后藏着的,是波涛汹涌的明争暗斗。

新开张的这家卖场,不简单。表面上看来他们是一个大型的零售商,实际上他们是以批发的方式做零售,除了在销量的前提下跟我们讨价还价外,卖场的手中还抓着一些容易被忽视却有些潜力的特殊渠道。拓展这些渠道的可行性我和爱德华曾经讨论多次,营运的费用太高,经销商不愿意去做,我们也只能默许和鼓励那些有实力的批发商。对于批发商而言,每一家的手上都攥着好多的商品,对于这种需要深耕又没有太多利润增长空间的市场空白,批发商大都是懒懒的,时间长了,我们也不得不放弃了。

对于每一种产品而言,区域市场的容积是有限的,有限的市场还同时要被竞争的产品所瓜分,大家都努力地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想要做出理想的销量,靠的就是深耕细作。而深耕细作的理念和实际之间的差距,就是费用的问题,营运的费用,市场的支持,有时候这道鸿沟,是无法跨越的。销售这职业,充满了挑战,却也充满了遗憾。

爱德华倒是提醒我要密切注意无锡这家新开张的卖场的经营方式,说他在读MBA的时候学到过一个中型制造企业最终转化为大型零售企业的专属生产商的例子,大约是说那个中型企业原本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策略,后来在一家大型零售企业覆盖率和销量的诱惑下,轻易地降低了自己的供货价格,以求在市场覆盖率上得到更大的突破。该零售企业充分利用了进货价格的优势,大举进攻零渠道,最后竟然摧毁了该生产企业自己的销售渠道,好好的品牌,竟然活生生地在渠道拓展的过程中,沦为了零售企业的附属产品。爱德华敏感地提醒我这个案例发生在日本。无锡的这家卖场的管理人员主要是台湾人,看来我得要多加小心,牢牢地控制住供货价格不能让步,还得不时地监控当地的销售情况,和现有的经销商保持有效的沟通。这趟无锡之行,责任重大。

想起那台湾人猥琐的眼神,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

“冷吗?”周之恒推了推我,起身去关车厢上方的冷气。

我点了点头,没有睁开眼睛。不想给他看清我心中的困扰。既然这职业是我的选择,我就得自己去面对,刀山火海,我都得自己蹚过。

“答应我一件事好吗?”我闭着眼睛,轻声地问他。

“说出来听听。”这就是周之恒,再多的柔情,都不会轻易地妥协。

“不管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不要跳出来试图保护我。这是我的工作,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今天要面对的是我的客户,我的下属,我的尊严我自己维护,你最好不要插手。”我的话里,有些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

“那是当然。” 还是那个善解人意的周之恒,“我不会打扰你,不过你也得答应我一件事,五米之外,不要离我的视线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