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卷毛(70)+番外

作者: 阿泠泠 阅读记录

随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出的字,班上开始变得沉静。毕竟是一班,虽然也吵吵闹闹,但能进来的大部分是尖子,在学习上都有那么些较真劲。

用做题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是安歌的主意。学生以学为本,但她太小,恐怕得搬张椅子才能板书,所以这事只能派方辉上。

谢老师进来时,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讨论。

按方辉的话来说,无数臭皮匠抵得上诸葛亮。你一言我一语,居然凑出了解题思路,程婷婷早就不哭,认真地把黑板上的内容抄在本子上。连钱浩辰也托着下巴,煞有介事地出主意。

谢老师静静地看了会,等方辉写下完整的解答,才轻轻鼓掌,“好。”

方辉见是她,挠了挠脑袋,放好粉笔,连跑带跳回座位。

谢老师在那道题旁边又写了一道,“那么这样呢,你们会做吗?”

“不是一样的吗?”罗建军奇道,“只是条件变了下。”

“对,做题不能被迷惑。”谢老师笑着说,“还有不明白的同学,下课后问罗建军。”她擦掉黑板上的字,“昨天做的卷子属于课外补充,能掌握当然好,不懂也不怕,慢慢来,我们首先打好基础。安歌,你在想什么?”

安歌摇摇头,乖巧地坐好。

她在想梦里高中的数学老师。

那位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进大学时才十六岁,因为不能选择志愿进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在重点高中教数学,在职考研的数学博士。可以说才华横溢,但也正是他本人天分很高,所以只对难度高的题目有兴趣,上课重点都在偏题怪题。他喜欢跟得上思路的学生,其他学生在他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蠢材,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安歌那会无心学习,自然也是划入笨蛋一类。

喜欢不喜欢,是人缘人法,然而父母、师长,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哪怕只是朋友,对别人的影响也许就是一生。

放学后,安歌上厕所回来没看见方辉。方旭在教室门口等,说他哥让带话,他有事先走。

当晚方家爆发了一场小小的家庭事件。

大院各家都听到喝骂声、责打声,但不好管,老子打儿子很常见,只要别打出事。而且最好还要装作没听见,给打人的和被打的留点面子。

安景云自然也听到,不由小小羡慕,养儿子是省力,打骂起来别人只有说“该”的份,不打不成材。但女儿不同,传出去不好听。实际上难道女孩子不顽皮?同样皮,而且到青春期更是古怪。从前徐蓁样样都跟她讲,现在讲的越来越少,她简直不知道这孩子在想什么了。

想到傍晚去父亲家走的一趟,安景云心里热腾腾。

安家老兄弟俩约好探亲事宜,安友伦决定由安景云夫妇带着徐蓁陪他去海市会面。这是组织上的任务,有文件方便安景云向单位请假。

安景云觉得,不管父亲平时对次女多疼爱,大事还是想着长女。

事情没完全定下,她不方便向徐蓁透露,但滋滋的喜气冒个不停。连徐蘅都觉出来了,大着胆子多吃了几块红烧肉。

安歌多多少少猜到方辉去了干什么,不过并不妨碍她看到他崭新的青皮小光头大笑。

“不错,头型生得不错。”想想还要笑。

方辉挨了一顿胖揍,屁股都肿了,蔫蔫地抗议,“当断则断,不用犹豫。”

“好你真讲义气。”

不用说,安歌进教室看到另一颗青皮小光头。

冯超臊眉搭眼,恨不得把自己埋进课桌里。

“你俩干吗?”连谢老师都撑不住。

“凉快!”方辉简明扼要。

孩子,都秋天了。

第五十一章 插刀

体育课, 老师看到班上两个青皮, 也是笑得不行。

“你俩约好去少林寺出家吗?”

这下全班又笑得前仰后翻, 老师一巴掌拍在方辉背上,“两个小师父,去器材室把垫子搬出来, 今天跳山羊。”

完了清清嗓子, “立定,两列横队。”

得,安歌老老实实排到队伍尾。老师皱着眉头看她, “跟不上别哭,能跑多久就多久。”

他也收到谢老师打的招呼,安歌年纪小, 身体素质方面肯定比同班同学弱,不用强求。

安歌点点头。

“沿操场跑两圈,荀真带队。”

荀真是体育委员, 前天帮着谢老师拉过架。

安歌已经认识所有班委。程婷婷是班长,讨厌鬼钱浩辰是学习委员, 罗建军是纪律委员;文娱委员方雯, 也留着长辫子;劳动委员孙斌, 昨天他找过安歌,让她不用参加班上大扫除,平时值日生也没排她的班。

方辉和冯超从操场司令台旁的器材室拖出垫子, 刚好跑圈的经过他俩身边, 莫名其妙又爆一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