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酿酒走上人生巅峰(213)

这个梅花林,就在他家后边,有一大片了。

说到这个梅林,其实还有点说法。

朱潜龙大喇喇的道:“我不是喜欢喝酒吗,那时候听说青梅酒好喝,还以为青梅是梅树上结的了,便找人种了一大片。”

后来知道青梅是青梅,不是什么杨梅,也不是什么梅花结果,可是梅树种都种下去了,难道还能拔起来不成?

“不过啊,这也不全是坏事。”朱潜龙还有些得意,“这么一大片梅林,开起来可好看了,每年冬天都有人来看了,尤其是雪后。”

他家这梅林还分红梅腊梅白梅的,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朱潜龙还说:“还有拍电视剧的过来取景的了……”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半山腰,白雪皑皑间,能看见在雪中吐蕊的各色梅花,开得极盛,那叫一个漂亮。

就是这个场景,似乎很眼熟啊。

罗父摸着下巴努力想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目光幽幽看着朱潜龙:“原来那么多梅妃的始作俑者,就是你啊?”

梅妃?什么梅妃?

罗浮春茫然。

罗父给她解释,这几年的影视剧,尤其是宫廷剧,里边经常会出现一个封号梅妃的宠妃,她有多受宠呢?皇帝直接给她种了一园子的梅树,宠吧?

“我就说眼熟,我在电视剧里都看见好几次了!”罗父吐槽。

大概是现成的景摆在这,不取白不取,还能丰富认识了,这才导致最近几年“梅妃”频出,每年都能看见宫廷剧里出现一个“梅妃”。

现在某涯论坛一个“盘点究竟能有几个梅妃”,至今还在热帖上了,可见其程度。

朱潜龙得意说:“可不是,每年都有好多剧组来我家这拍戏了,光是占地费就不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还有来看梅花的,一人收五十块的入园费,一年也能接待好几千人的!”

这冬日赏景的、拍剧的,这一来二去的,不仅将种梅树的成本给收回来了,还有得赚了。

朱潜龙心里算盘噼里啪啦的算着——这生意,一点都不亏的!

▍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山上的梅花正是盛开的时候, 颜色红的、白的、黄的,还有打着花苞的、半开的,以及完全盛开的,罗浮春酿花酒最爱用半开的花, 此时花朵正是鲜嫩的时候, 香气未到达最浓烈的时候, 酿出来的酒会有一种很清爽的口感。

现在用梅花酿酒, 她自然也是以前的习惯。

她看了一眼天色,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会有一场大暴雨, 暴雨过后,这些花怕是十不存一了, 得赶在暴雨之前把花给摘下来了。

想到这,罗浮春也觉得自己运气好, 要是再晚两天,等这场雨下过,这些梅花怕是不得用了。

半开的花,白雪落在花瓣上,正是应了“梅上雪”三个字,听起来倒是怪风雅的。此时连花带雪一起摘了, 将花蕊去掉,只剩下花瓣和雪,一起放在坛子里。

这花不大,罗浮春叫了人一起,赶在大雨之前, 也只收集了五坛左右。

等坛子中雪水融化, 花瓣轻飘飘漂浮在雪水之上, 将花瓣过滤, 再用净水器处理,确定能入口之后,才真正进入酿酒阶段。

经过罗浮春的处理,处理好的雪水闻着有一种梅花的冷香气,罗母甚至拿着杯子尝了一杯,倒也说不出什么好,就觉得喝完之后,齿颊留香,有种梅花的香气在唇间散开。

“这水喝起来倒是香的。”她是这么说的。

除了雪水,还需要另外一种水,那便是露水,罗父找人上山去收集露水,足足收了一大桶,露水带着草木的香气,又让这水更多了一种清爽的口感。

水准备好之后,那便是酿制了,罗浮春又另用玉米、高粱,还有小麦之类的粮食来一起酿,加入花瓣,还有炮制好的上百种药材。

这些药材加起来准备了有大半年了,全是李荆芥慢慢准备的——她炮制过的药材,可比市面上卖的药性好得多。

接下来的时间,罗浮春一头扎进酿酒中,每天起来吃完早饭就往后院去,便是连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在不断的想着酿酒,脑海里推翻一张又一张的酒方子——她不是饮冬酒的创始人,自然不知道那酒方子是什么,她只能凭借自己所尝的味道,去尝试酿出这酒来。

她忙成这样,补习班功课暂时只能都放下了,她这一忙,两耳不闻窗外事,等春节到了,才恍然间发现,啊,过年了。

年货、春联、鞭炮等等,家里都准备好了,等罗浮春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家里陈设都发生了变化,屋内屋外的门上都贴着红色喜庆的门帘,还有各种喜庆的春节贴画。

早在快递停运之前,罗家的*宝店又上新了一批酒,新酿的橙子酒、梨子酒,因为口感好,味道香,倒是颇受大家的喜欢,成为了继杨梅酒之后,大家最喜欢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