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135)+番外

作者: 鹿子草 阅读记录

许厂长哈哈笑:“这小子头脑确实比较灵活,还有点认死理,不让他去他还偏要进去!有时候干工作就要有这种韧劲。”

徐科长笑着道是。

糖酒会在周一上午九点开始。

清早起来有点凉,换上了戴母给他买的新衬衫和针织毛背心,在郭为民“怎么可以抛弃队友”的控诉目光下,去了会场。

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手里还提着他们啤酒厂满满两箱的样品。他们厂里除了生产棒啤还有各种口味的汽水,零零总总算下来,能有二十多种。

会场里人已经很多了,这时候还没有形成糖业烟酒公司经理会和供应会分段召开的模式,所以糖酒公司的负责人和各个工厂的负责人都闹哄哄地挤在一起。

糖酒会之前是由城市服务部组织的,后来城市服务部并入商业部,这个会议顺理成章地由商业部接手。

本次大会主办方的筹备工作做得很细致,虽然不是售卖会,但还是按照产品类别,将酒类糖类烟类,分门别类地区分开。

滨江第二啤酒厂的产品左边挨着上海的一个啤酒厂,右边挨着的是绿岛啤酒厂。这样也能加强行业内部的交流学习,便于开供应会的时候调剂和补充市场供应。

戴誉将样品摆好以后,见许厂长他们在与其他单位的人寒暄,便捧着相机溜了。

在会场里晃了一圈,将有价值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戴誉找个人少的地方靠着休息一会透透气。

站了没一分钟,便被人主动上前搭话了。

来人正是昨天那位京城日报的女记者。

“同志,你也是记者?”女记者见戴誉胸前也别着参会证,以为他是同行。

戴誉笑了一下,解释:“不是,我是啤酒厂的通讯员!”

女记者眼前一亮,问:“你是哪个啤酒厂的?绿岛啤酒的吗?我正要找绿岛啤酒的厂长做个系列专访。”

“不是,我是滨江市第二啤酒厂的。”说着从包里掏出自己穿红毛衣的那张宣传画报展开给她看,“你要不要考虑一下采访我们厂长?我们厂今年进军南方市场以后,成绩也非常喜人!”

女记者:“……”

第47章

在戴誉的印象里, 他们啤酒厂还从未登上过国家级主流媒体的版面。

即便以往需要与新闻媒体对接,宣传科也大多是跟省内的几家地方报纸打交道,从没接触过其他省市甚至国字头的媒体。

京城日报虽然也是地方报纸, 但人家地处祖国心脏, 拥有的资源和受关注程度肯定不是省日报能比的。

戴誉估摸着,让对方临时更换采访对象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既然已经话赶话说到这里了, 行不行再说, 就先试试嘛,万一能行呢!

反正说几句话也不费事,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活儿。

那女记者被他这无厘头的举动弄得怔愣了一瞬,注意到他还举着画报直勾勾地瞅着自己等待答复呢,过了好半晌才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问:“这上面的明星是你吗?”

戴誉扫了一眼她参会证上的名字, 笑道:“怎么,何记者觉得这上面的人跟我不像?”

“像倒是像,只是你变了发型, 这画报的颜色也有些暗, 印出来的人没你本人好看!”而且画报被折叠以后,沿着中线有一道折痕, 正好折在戴誉的脸上, 让他的脸有些变形了。

“没想到你还是个明星呢!”何记者笑。

戴誉假意谦虚道:“像您这样的大记者都没认出来我, 我算哪门子的明星!我只是作为优秀职工代表, 被厂里挑选出来拍摄了一组宣传画报而已。这也算是我们厂的独有特色了,没像其他大厂那样请电影明星拍画报,而是找了厂里的职工为自己生产的啤酒代言。”

“你不是通讯员吗?怎么还要生产啤酒?”他的话让何记者错以为他还得下车间搞生产。

戴誉心知她误会了, 却也没纠正,顺势道:“通讯员咋啦,我们全厂职工,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厂长,都是要下车间搞生产的!”

“哦,还是第一次听说办公室职员也要搞生产。”何记者的活动范围一直在北京附近,还真不了解地方的厂职工是怎么工作的。

“嗐,这么说吧,别的厂肯定也有在周末搞义务劳动的,不过像我们厂这样全员下车间的,全国也没几家!您知道这是为啥不?”戴誉将画报收起来,闲聊似地问。

何记者并不接他话茬,只含笑等待他的下文。

戴誉在心里“啧”了一声,知道人家京城的记者不好忽悠,他也不卖关子,直言:“我们厂的产品,如今不但要满足省内百姓的消费需求,还要作为额外补充被调剂到南方市场。生产任务翻倍,当然人手也得翻倍啦,为了去糖化车间翻麦,我把头发都剃了!”